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贤良方正

贤良方正

意为有德有才、端平正直之人。此典指汉文帝刘恒征求贤良方正,询访政治得失。后以此典作为选拔有德有才文墨之士的美称。公元前108年,刘恒由代王被迎立为汉文帝后,他励精图治,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,很有作为。汉文帝前二年(前178年),汉文帝说:“各地接到我的诏令后,大家都思想我之过失,以及我所知、所见、所思的不足之处,要求大家告诉我。并推荐贤良方正、能直言极谏的人,来补正我的不足。”此典又作“方正贤良文学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0《孝文本纪》422页上曰:“令至,其悉思朕(zhèn镇,自秦始皇起专用皇帝自称)之过失,及知、见、思之所不及,丐(乞求)以告朕。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,以匡(帮助)朕之不逮(dài待,不及)。”又《史记》卷12《孝武本纪》(452页)载有“贤良”、“文学”。又《史记》卷30《平准书》(1424页)载有“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”。

【例句】:

唐·陆贽《唐德宗神武皇帝奉天改年大赦》:“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,直言极谏及博通坟典,达于教化,并识洞韬略,堪任将帅者,委常参官及所在长吏闻荐。” 明·无名氏《拔宅飞升》头折:“本处官吏,以贤良方正,举小官入朝,加为旌阳县令。”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23回:“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,也有写着‘贤良方正’的,也有写着‘孝悌力田’的。”


并列 汉文帝二年,科举名目开始设贤良方正科。唐宋沿用。有德行、有才能的人皆可充选。又称贤良或贤良文学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及举~能直言极谏者,以匡朕之不逮。”《三国志·刘二牧传》:“居阳城山,积学教授,举~。”△褒义。多喻好人。也作“方正贤良”。


【词语贤良方正】  成语:贤良方正汉语词典:贤良方正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云乡

    旧题汉.伶玄《飞燕外传》:“是夜进合德(赵宜主飞燕之妹。江都王协律舍人冯万金与江都王孙女姑苏公主江都中尉赵曼妻私通,一产二女,长曰宜主,次曰合德,都冒姓赵),帝大悦(帝指汉成帝刘骜),以辅属体(辅,颊

  • 虫薨同梦

    《诗.齐风.鸡鸣》:“虫飞薨薨,甘与子同梦。”《诗序》谓:“《鸡鸣》,思贤妃也。哀公荒淫怠慢,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。”后以“虫薨同梦”为警戒人君勿荒淫女色之典。清魏源《默觚上.学篇二》:“康

  • 三岛

    同“三神山”。唐 伊璠《及第后寄梁烛处士》诗:“鹏化四溟归碧落,鹤栖三岛接青霞。”宋史浩《水龙吟.洞天》词:“待丹成九转,飘然驾鹤,却游三岛。”【词语三岛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岛

  • 华封祷

    同“华封三祝”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训女》:“明朝去把华封祷,奏一曲埙篪雅操。记不得是岁岁称觞的几万遭。”

  • 获锦

    源见“夺锦袍”。比喻获得胜利。陈毅《赣南游击词》:“此日准备好身手,他年战场获锦归。”

  • 小敌怯

    《后汉书.光武帝纪上》:“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,今见大敌勇,甚可怪也,且复居前。请助将军!”汉光武帝刘秀能征善战,但据史书记载他作战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,就是碰上小股敌兵他非常谨慎小心;若临大敌,却勇猛异

  • 称猫

    北宋画家郭忠恕的故事。苏轼《郭忠恕画赞叙》:“放旷岐、雍、陕、洛间,逢人无贵贱,口称猫。”称人为猫是说他不拘常礼而傲视世人。【词语称猫】   汉语大词典:称猫

  • 御手调羹

    唐.李阳冰《李太白诗序》:“天宝中(天宝,唐玄宗年号),皇祖下诏,征就金马(此以金马门指代官署),降辇步迎,如见绮皓(此以汉商山四皓作比)。以七宝床赐食,御手调羹以饭之。”《新唐书.李白传》:“天宝初

  • 武城弦

    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夫子莞尔而笑曰:‘割鸡焉用牛刀?’”朱熹集注:“弦,琴瑟也。时子游为武城宰,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也。”后以“武城弦”指礼乐教化。唐高適《遇卢明府有赠》诗:“

  • 猗陶

    源见“陶白之资”。泛指富户。明陈子龙《琴心赋》:“爰有圭赐之家,猗 陶之族。张华屋以延伫,启云屏而晋肃。”【词语猗陶】   汉语大词典:猗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