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越俎代庖

越俎代庖

原指人各有专职,尽管他人不称职,也不必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而去代做。后则泛指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。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。他说,日月已经升空,而仍然点燃火炬还有什么用呢?已经下了大雨,而仍然浇灌田地不是空劳一场吗?如果把您立为天下之主,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,而我却占着这个位子,我自己觉得不够资格,请让我把天下交给您吧!许由回答道,您治理天下,天下已经治理得不错了,而让我代替你,我是图着声名吗?声名,是由实体派生出来的,这不是不讲实事求是吗?小鸟栖于林中,只占一枝就已够了;老鼠到河边喝水,也不过喝饱肚子,君主啊!君主,离我远点吧!天下对我又有何用?做饭的人即使不做饭,尸祝也不会越过自己祭神的职责而去替他做饭吧!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尧让天下于许由,曰:‘日月出矣,而爝火不息,其于光也,不亦难乎!时雨降矣,而犹浸灌,其于泽也,不亦劳乎!夫子立而天下治,而我犹尸之,吾自视缺然。请致天下。’许由曰:‘子治天下,天下既已治也,而我犹代子,吾将为名乎?名者,实之宾也,吾将为宾乎?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归休乎君,予无所用天下为!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北宋·王安石《临川集》80《上郎侍郎启》之一:“追惟旧闻,不越俎以代庖;盖言有守,未操刀而使割。”


并列 越,超越;俎,古代祭祀时摆牛羊等祭品的礼器;庖,庖丁,厨师。语出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谓人各有专职,尽管他人不尽职,也不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代做。后因以“越俎代庖”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。东方碧珠《她刚十九岁》:“今天,我不补习数学。~,替杨运海老师补习一下课文。”△原作贬义。用于指擅行别人的职权或做别人应做的事。→包办代替。也作“越俎代谋”、“代越庖俎”。


【词语越俎代庖】  成语:越俎代庖汉语词典:越俎代庖

猜你喜欢

  • 听法龙

    同“龙听法”。清钱谦益《仙坛唱和诗》之九:“阖庐城下闻经雉,乌目山头听法龙。”

  • 同甘同苦

    见“同甘共苦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2回:“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~,众情踊跃,也仗着伕齐料足,果然在一月限内,便修筑得完工。”

  • 渭川侯

    源见“千树封侯”。美称竹。宋黄公度《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》:“前身渭川侯,千亩偿宿债。”

  • 题柱相如

    源见“题桥柱”。泛指立志求取功名富贵的人。元马祖常《次韵王参议寄上京胡安常诸公》之一:“年年载笔陪京道,题柱相如又过桥。”

  • 礼多人不怪

    礼:礼貌。 遇事讲究礼貌,是不会被人责怪的。语出《文明小史》二回:“我今日的一番举动,岂不成了蛇足么?好在礼多人不怪,现在里头尚且十分迁就他们,何况我呢?”《官场现形记》三一回:“他们做京官的是不好

  • 狡兔多穴

    同“狡兔三窟”。宋刘筠《别墅》诗:“狡兔方多穴,苍鹰始下鞲。”

  • 黄羊祭灶

    《后汉书.樊宏.阴识列传》:“宣宗时,阴子方者,至孝有仁恩,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,子方再拜受庆。家有黄羊,因以祀之。自是已后,暴至巨富,田有七百余倾,舆马仆隶,比于邦君。”阴子方以黄羊祭灶而致富是无稽之

  • 宰衡

    《汉书.平帝纪》:“夏,皇后见于高庙,加安汉公号曰‘宰衡’。”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周公为太宰,伊尹为阿衡,采伊周之尊以加莽。”后因以“宰衡”指宰相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宰衡以干戈为儿戏,缙绅以清谈

  • 赠路旁金

    源见“秋胡戏妻”。指以金钱引诱女子的轻佻举动。唐李嘉祐《杂兴》诗:“一别十年无尺素,归时莫赠路旁金。”

  • 生刍奠

    同“生刍致祭”。宋杨万里《四十九祖母朱氏挽词》:“眼底生刍奠,身前泛柏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