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还桑椹

还桑椹

太平御览》卷九七三引《北史》:“后周赵肃为齐州别驾,有能名。其东邻有桑椹落其家,就遣人悉拾归其主,诫诸子曰:‘吾非以此求名,意者非机杼物(机杼,本为织布事,此指自己劳动所得),不愿侵人。汝等宜以为诫。’”又《隋书.赵轨传》:“高祖(唐高祖李渊)受禅,转齐州别驾,有能名。其东邻有桑,椹落其家,轨遣人悉拾还其主,诫其诸子曰:‘吾非以此求名,意者非机杼之物,不愿侵人。汝等宜以为诫。’”

按:赵肃为后魏洛阳人,其子为隋赵轨。两书所载事同,惟父与子未知谁为确实,或《御览》误书人名,或均以还椹教子。后因用为以德教子的典故。

清.李晖吉、徐灒《龙文鞭影二集》上卷:“饬儿还椹,促侄贩葱(南朝.梁.吕僧珍,拒绝侄儿请求做州官,劝他速贩葱肆,以求谋生。见《染书.吕僧珍传》)。”元.刘时中套曲《正宫.端正好》《上高监司》(后套)〔五煞〕:“论宣差清如酌贪泉吴隐之,廉似还桑椹赵府判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海鲲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借指庞然大物。清 丘逢甲《书事》诗:“洞庭新进龙君贡,压倒汪洋北海鲲。”

  • 出塞琵琶

    同“昭君出塞”。金吴激《风流子》词:“听出塞琵琶,风沙淅沥,寄书鸿雁,烟月微茫。”

  • 劝善戒恶

    同“劝善惩恶”。晋袁宏《后汉纪.贾逵传》:“强干弱枝,劝善戒恶。”见“劝善惩恶”。《艺文类聚》卷40引《五经通义》:“谥者死后之称,累生时之行为谥之,生有善行,死有善谥,所以~也。”【词语劝善戒恶】

  • 桑蓬志

    同“桑弧矢志”。宋朱熹《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》之二:“岂知男子桑蓬志,万里东西不作难。”【词语桑蓬志】   汉语大词典:桑蓬志

  • 生刍一束

    同“生刍”。清方文《谢皋羽恸哭西台》诗:“严子滩头风雪飘,生刍一束蓟门遥。”【典源】 晋·袁宏《后汉纪》卷二十三:“ (郭泰) 后遭母丧,过于哀,徐孺子荷担来吊,以生刍一束顿庐前,即唁而退。或问:‘此

  • 夸父杖

    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夸父逐日所持之杖。清赵翼《江楼野望》诗:“枉费狂奔夸父杖,大江自昔只东流。”

  • 折冲

    源见“折冲樽俎”。指交涉谈判。叶圣陶《北上日记.二月六日》:“校中正谋与港政府折冲,未知结果如何。”【词语折冲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冲

  • 金毛鼠

    宋.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十一《冯当世人目为金毛鼠》:宋.吕诲劾“富弼婿冯京使关中日,所至嗜利,西人目为金毛鼠,以其外文采而中实贪秽。”“金毛鼠”,意指外表文采夺目,而内实贪婪污秽。后因用为讽人贪秽的典

  • 乌衣子弟

    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梁.刘孝标注引《丹阳记》:“乌衣之起,吴时乌衣营处所也,江左初立,琅邪诸王所居。”南京秦淮河南有乌衣巷,东晋时王导、谢安诸贵族世家皆居住于此。后来以“乌衣子弟”称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又

  • 拔山曲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,兵少食尽,四面楚歌,“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,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,骏马名骓,常骑之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(驰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