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道路以目

道路以目

指百姓慑于暴政,路上相见,仅能以目示意,不敢交语。西周后期,周厉王对百姓十分残暴。国人都批评、反对他。大臣邵公告诉他说,百姓忍受不了您的暴政了。厉王大怒。使卫巫监视人们,谁批评他,就处死谁。这样,国人再也不敢说话了,路上相遇,只能以眉目示意。周厉王十分高兴地对邵公说,我可把说话人的嘴巴关住了。邵公说,堵百姓的嘴,比堵住江河还可怕。河水被堵,将会冲决堤岸,伤人会更多。对待百姓也是如此。所以治河的人,都用疏通河道的方法。管理百姓,也要设法开导,让他们提意见。成功、失败全在于此。

【出典】:

国语·周语》:“厉王虐,国人谤王。邵公告曰:‘民不堪命矣!’王怒,得卫巫,使监谤者。以告,则杀之。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王喜,告邵公曰:‘吾能弭谤矣,乃不敢言。’邵公曰:‘是障之也。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,为民者宣之使言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董卓传》:“百姓嗷嗷,道路以目。”


偏正 道路相遇,以目示意,不敢说话。语出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”鲁迅《为自由书·止哭文学》:“此后要防的是‘~’了,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罢。”△描写暴政之语。→三缄其口。也作“道路侧目”。


【词语道路以目】  成语:道路以目汉语词典:道路以目

猜你喜欢

  • 别后华表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慨叹世事变迁。宋张元幹《兰陵王.春恨》词:“怅别后华表,那回双鹤?”

  • 帝女衔石

    同“精卫衔石”。借喻海鸟飞翔。唐顾况《送从兄使新罗》诗:“帝女飞衔石,鲛人卖泪绡。”

  • 破镜重圆

    唐.孟棨《本事诗.情感》:“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,后主叔宝之妹,封乐昌公主,才色冠绝。时陈政方乱,德言知不相保,谓其妻曰:‘以君之才容,国亡必入权豪之家,斯永绝矣。傥情缘未断,犹冀相见,宜有以信之。’

  • 一见如故

    同“一见如旧”。宋张洎《贾氏谭录》:“李邺侯(李泌)为相日,吴人顾况西游长安,邺侯一见如故。”见 “一见如旧”。宋·张泪《贾氏谭录》:“李邺侯为相日,吴人顾况西游长安,邺侯~。”【词语一见如故】  成

  • 长城隳道济

    同“长城自坏”。清朱彝尊《岳忠武王墓》诗:“长城隳道济,大勇丧成?。”

  • 临深履薄

    同“履薄临深”。《后汉书.杨终传》:“今君位地尊重,海内所望。岂可不临深履薄,以为至戒!”并列 面对深渊,脚踩薄冰。比喻处境十分险恶。语本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《周书

  • 喘牛休问

    源见“丙吉问牛”。称颂贤臣施政有方,治绩卓著。宋王禹偁《寄献仆射相公》诗之二:“引马但传三刻漏,喘牛休问四时春。”

  • 隋照

    同“隋侯之珠”。南朝 齐萧子良《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》:“养志南荆,可与卞宝争价;韬光楚服,固同隋照共明。”

  • 拙鮌

    《山海经.海内经》:“洪水滔天。鲧(同鮌)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,不待帝命。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。”《史记.夏本纪》:“尧听四岳,用鲧治水。九年而水不息,功用不成。……(舜)行视鲧之治水无状,乃殛鲧于羽山以

  • 漆室

    同“漆室女”。唐王维《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郑声卫乐,共弃师襄;赵带燕裾,思齐漆室。”【词语漆室】   汉语大词典:漆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