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锦囊佳句

锦囊佳句

锦囊:用锦作成的袋子,古人多用以收藏诗文或文件。指优秀的诗篇。又作“古锦囊”、“古锦诗囊”“锦囊诗句”。出自唐李贺之事迹。李贺(790-816年)字长吉,河南福昌(今河南宜阳人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据史书所载,他七岁便能赋诗。每天清晨即骑弱马外出,由一小奴背古锦囊,每有心得,便记下投入囊中。到晚上回来时,诗便写成。他的诗构思奇特,意境优美,具有奇峭不羁、瑰丽凄侧的独特风格,当时没有能模仿者,因此有“锦囊佳句”之称。李贺以父名晋肃,为避讳而不肯举进士,只任过协律郎,27岁便去世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03《文艺下·李贺传》5788页:“每旦日出,骑弱马,从小奚奴,背古锦囊,遇所得,书投囊中,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,如它人牵合程课者。及暮归,足成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黄庭坚《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》:“收拾从来古锦囊,今知老将敌难当。” 宋·陆游《衡门独立》:“宋清药卷贫来积,李贺诗囊病后空。” 宋·苏舜卿《送王杨庭著作》:“落笔多佳句,时应满锦囊。” 宋·陈师道《送泽之过维扬》:“囊中绣句归应满,不负韦郎五色笺。” 宋·陈与义《和孙升之》:“囊开古锦湖山出,何意一星窥妙文。” 元·沈禧《一枝花》:“诗裁锦囊奚奴捕,醉压雕鞍侍女扶。” 清。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询其故,笑曰:‘无师之作,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。’余戏签曰:‘锦囊佳句,不知寿夭之机此已伏矣。’”


见“锦囊佳制”。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询其故,笑曰:‘无师之作,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。’余戏题其签曰:‘~,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。’”


【词语锦囊佳句】  成语:锦囊佳句汉语词典:锦囊佳句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家园

    源见“金谷俊游”。借指富贵人家的园林。唐薛能《杨柳枝》词之十:“帐偃缨垂细复繁,人心想在石家园。”【词语石家园】   汉语大词典:石家园

  • 诗书胜百城

    源见“坐拥百城”。形容藏书之富,嗜书之深。清尤侗《论语诗.回也不改其乐》:“此间礼乐如三代,满座诗书胜百城。”

  • 隐君子

    泛指隐士。鲁迅《隐士》: “真的‘隐君子’ 是没法看到的。古今著作,足以汗牛而充栋,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著作来?” 参见:○柱史出秦关【词语隐君子】  成语:隐君子汉语大词典:隐君子

  • 为德不卒

    意谓做好事没有做到底。语出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公,小人也,为德不卒。”明.李贽《史纲评要.唐纪.代圣陶》:“光弼为德不卒,令人益恨元振。”鲁迅《三闲集.通信》:“快呀,请指示我!莫要为德不卒!”黄

  • 惟圣知圣,惟贤知贤

    只有圣人才能了解圣人,只有贤人才能了解贤人。 表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,才能彼此相知。语出汉.王符《潜夫论.本政》:“同明相见,同听相闻,惟圣知圣,惟贤知贤。”也引作〔惟贤知贤,惟圣知圣〕。《三国志.魏

  • 忍字百书

    《旧唐书.孝友传.张公艺》:“郓州寿张人张公艺,九代同居。北齐时,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。隋开皇中,大使、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,重表其门。贞观中,特敕吏加旌表。麟德中,高宗有事泰山,路过郓州,亲幸

  • 看碑解暗疏

    源见“绝妙好辞”。指三国 魏杨修一见曹娥碑背题词,即能默悟疏解。喻人聪悟敏捷。北周庾信《奉和永丰殿下言志》之五:“覆句能悬记,看碑解暗疏。”

  • 庄椿算

    源见“椿龄”。指长寿高龄。常用为祝寿之词。宋无名氏《水调歌头.寿史相》词:“愿衍庄椿算,长沛傅岩霖。”

  • 覆辙

    源见“前车之鉴”。翻车的轨迹。比喻先前的失败。宋叶適《叶岭书房记》:“当是时,子重专治军事,昼夜不得休息,而余听讼断狱,从容如平常,不然,则建康之人,未见敌先遁,堕建 绍覆辙矣。”【词语覆辙】   汉

  • 行膻

    源见“膻行”。谓德行令人仰慕。唐白居易《祭李侍郎文》:“呜呼!代重名义,公能佩服;德润行膻,温温郁郁;凡向善者,如蚁慕肉。”唐黄滔《莆山灵岩寺碑铭》:“山灵之感,行膻之慕。投金执斫,匪招匪劝。”【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