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陶潜柳”。咏归隐之典。唐李白《嘲王历阳不肯饮酒》诗:“浪抚一张琴,虚栽五株柳。”
《诗.小雅.无羊》:“或寝或讹。”毛传:“讹,动也。”后以“讹寝”谓或动或卧。唐韩愈《征蜀联句》:“休输任讹寝,报力厚麸秳。”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:“讹,动也。言转输已罢,归马放牛,任其讹寝而已。”【
《论语.颜渊》:“子曰:‘片言(即半言,一两句话)可以折狱(折,断,判断;狱,诉讼之事。)者,其由(春秋时鲁国人,名仲由,字子路,一字季路,他是孔子的学生)也与!’子路无宿诺(宿诺,以前许下的诺言;无
多听各方意见,就能明辨是非,只听一面之辞,就会昏暗不明。语出《资治通鉴.唐纪.太宗贞观二年》:“上问魏征曰:‘人主何为而明,何为而暗?’对曰‘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’。”宋.范祖禹《唐鉴》卷三引作“兼听则
同“绝裾”。柳亚子《初度将及预赋》之一:“过江早绝温郎袂,负米终惭仲子薪。”
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订亲完婚。清李渔《韩国士七夕后一日合卺》诗:“晴霞掩映屏开雀,秋水留连目比鱼。”【词语屏开雀】 汉语大词典:屏开雀
《礼记.记义》:“壹命齿于乡里,再命齿于族,三命不齿;族有七十者,弗敢先。”因用“齿族”表示族人相聚,以年龄大小为序。唐颜真卿《庙享议》:“缘齿族之礼,广尊天之道,以实太祖明神烝烝之本意,亦所以化被天
源见“脱骖”。借指救助危难中的人。明 沈自征《鞭歌妓》:“你肯解赠越石骖,我怎便占住了陈蕃榻。”
《论语.泰伯》:“子曰:‘大哉尧之为君也,巍巍乎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荡荡乎民无能名焉,……”南朝梁.沈约《四时白紵歌.春白紵》:“佩服瑶草驻容色,舜日尧年欢无极。”孔子以为尧能法天以推行教化。后用以称
同“边韶寝”。清曾国藩《东邻杜氏义塾》诗:“亦有边韶懒,谁能季主寻?”【词语边韶懒】 汉语大词典:边韶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