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杖头钱”。唐罗隐《京口见李侍郎》诗:“还有杖头沽酒物,待寻山寺话逡巡。”
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窜三苗于三危。”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:“三苗在江淮,荆州数为乱。于是舜……迁三苗于三危,以变西戎。”帝舜曾放逐三苗于三危(西部边地)。后遂用为放逐之典。唐.许敬宗《奉和执契
比喻屈原有广博之学识和见闻、记忆力很强。屈原(约前340年——约前278年),名平,字原;又自名正则,字灵均。战国时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)人。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。初辅佐楚怀王,任左徒(参预
同“戴高帽子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八回:“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,但是凡那下坡走马,顺风使船,以至买好名儿、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。”见“戴高帽子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8回:“那姑娘道:‘我这个人,虽是
同“玉楼受召”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夫妻永诀》:“素不忤三章五典,谁知作五刑魅宰!莫不是玉楼作记,天上有人催?”
同“方丈”。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滥瀛洲与方壶,蓬莱起中央。”清金农《龙涎香二首寄吴秀才焯厉孝廉鹗》诗之二:“方壶岛客渺难逢,一饼凄凉话故宫。”【词语方壶】 汉语大词典:方壶
同“郑侠图”。清李渔《意中缘.毒饵》:“呵冻自传蓬户影,也堪补入郑公图。”
见〔舍其旧而新是谋〕。
同“忘形交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必是先有了这个心,才有古往今来那无数忠臣烈士文死谏、武死战……才有汉光武、严子陵的忘形。”【词语忘形】 汉语大词典:忘形
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简陋居处。清赵执信《端午抵扬州假寓于使院之前鹾贾之馆》诗:“芜城百万家,皋庑不可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