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颜长山舌

颜长山舌

新唐书.颜杲卿传》:“禄山至陕,闻兵兴(颜杲卿、颜真卿兄弟兴兵抵抗安禄山叛军,),大惧。使史思明等率平卢兵渡河攻常山,蔡希德自怀会师。不涉(到,经历)旬,贼急攻城。兵少,未及为守计,求救于河东,承业(太原尹王承业)前已攘(侵夺)杀贼功(先是杲卿设计,使长史袁履谦、参军冯虔,杀死安禄山的部下钦凑,冯虔又捕获其部将高邈、何千年,拟送京师。王承业厚遣杲卿子泉明还,阴攫为己功请赏,玄宗擢封他为大将军),兵不出。杲卿昼夜战,井竭,粮、矢尽,六日而陷,与(袁)履谦同执。贼胁使降,不应。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:‘降我,当活而(尔)子。’果卿不答。遂并卢逖(杲卿甥)杀之。杲卿至洛阳,禄山怒曰:‘吾擢尔太守(前禄山闻其名,表荐杲卿为营田判官,假常山太守),何所负而反?’杲卿瞋目骂曰:‘汝营州牧羊羯奴耳,窃荷恩宠,天子负汝何事,而乃反乎?我世唐臣,守忠义,恨不斩汝以谢上,乃从尔反耶?’禄山不胜忿,缚之天津桥柱,节解以肉噉之,詈不绝,贼钩(古代兵器名,似剑而曲)断其舌,曰:‘复能骂否?’杲卿含胡而绝,年六十五。”

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公元七五五年)冬,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。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叛,城陷被俘。后押解到洛阳,安禄山责备他,他反唇斥敌,骂不绝口。安禄山使人割断他的舌头,他犹含糊痛骂不止。

后以“颜长山舌”用为忠勇斥敌以殉国的典故。宋.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为张睢阳齿,为颜长山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点齐州

    源见“齐烟九点”。指中国。清毛奇龄《奉和扈从登封应制》之三:“九点齐州浑一望,可知六宇正澄清。”

  • 舌剑唇枪

    形容言词犀利,如枪剑一样锋快。明代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六回:“公则公言之,私则私言之,不必效舌剑唇枪,徒劳往返耳。”亦作“唇枪舌剑”。见“唇枪舌剑”。《烈火金刚》28回:“齐英这番话,可真是厉害!

  • 蔡邕铭

    同“郭泰碑铭”。元傅若金《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》诗:“史留徐稚传,碑勒蔡邕铭。”

  • 倚柱

    源见“冯驩弹铗”。谓辞家求宦,不能侍亲于膝下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》词:“老去聊攀莱子例,倒著斑衣戏舞。记田舍、火炉头语。肘后黄金腰下印,有高堂、未敢将身许。且扇枕,莫倚柱。”【词

  • 宠衰纨扇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比喻妇女色衰失宠。《金云翘传》一回:“宠衰纨扇兮,尔生不昌;有始无终兮,悲乎失侣。”

  • 不战而屈人之兵

    《孙子.谋攻》:“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孙子论述进攻的理论时,强调了用兵方法是以敌军屈服投降为目的,不一定要用战斗这一手段。所以说百战百胜,并非是最完善的军事家;不

  • 屺岵

    《诗.魏风.陟岵》:“陟彼岵兮,瞻望父兮……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《诗序》谓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。后因以“屺岵”代指父母。唐颜惟贞《萧思亮墓志》:“未及庭闱之养,遂缠屺岵之悲。”【词语屺岵】   汉语

  • 遏云曲

    同“留云歌”。清李渔《连城璧.谭楚玉戏里传情》:“至于遏云之曲,绕梁之音,一发是他长技,不消说得的了。”

  • 为丛驱雀

    同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”。《聊斋志异.恒娘》:“朝夕而絮聒之,是为丛驱雀,其离滋甚耳!”见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”。【词语为丛驱雀】  成语:为丛驱雀汉语大词典:为丛驱雀

  • 嬴女吹箫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秦弄玉吹箫升仙。亦泛指歌舞艺人献艺。宋刘辰翁《八声甘州.贺词》词:“看云华授策,麻姑擘脯,嬴女吹箫。”清方文《刘旋九招集韦园观家伎》诗:“湘妃垂手穿修竹,嬴女吹箫弄落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