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三语掾”。指“将无同”三字应对隽语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季布一诺,阮瞻三语。”
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谢太傅(安)寒雪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。俄而雪骤,公欣然曰:‘白雪纷纷何所似?’兄子胡儿(谢朗也)曰:‘撒盐空中差可擬。’兄女(谢道蕴)曰:‘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’公大笑乐……”谢安
谓善于教人射箭的人,引满了弓,不射出去,却摆着跃跃欲试的姿态,让学者自己去体会。后借喻善于启发、引导而让人自己行动。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,道可说是极高极美的了,可是就好象登天一样,高不可攀,为什么不
源见“微管之叹”。指挽救民族的危亡。宋陆游《燕堂独坐》诗:“夷吾非王佐,尚足救左衽。”
源见“孔壁遗文”。借指孔壁所藏之典籍。唐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》:“屋壁余无几,焚坑逮可伤。”【词语屋壁】 汉语大词典:屋壁
《尔雅.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。”《三国志》卷五十七《吴书.虞翻传》:“(虞)翻与少府孔融书,并示以所著《易注》。融答书曰:‘闻延陵之理乐,睹吾子之治《易》,乃知东南之美者,非徒会稽之竹
源见“杞妇崩城”。指戍卒之妇为丈夫不归而悲痛。唐皮日休《卒妻怨》诗:“处处鲁人髽,家家杞妇哀。”
《庄子.天地》:“子非夫博学以拟圣,於于以盖众,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?”於于:犹“于于”,夸诞的样子,谓故意不与俗调倡和,表示自己道高调不同凡响,以此沽名钓誉。其他 故意不与俗和,以示清高,而沽
《礼记.祭义》:“夫孝……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后以“放诸四海而皆准”谓无论放在哪里都是正确的,具有真理的普遍性。梁启超《乐利主义之泰斗边沁之学说.
同“德曜”。明王玉峰《焚香记.逼嫁》:“奴家虽非德耀之门,颇免秋胡之诮。”【词语德耀】 汉语大词典:德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