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骨鲠之臣

骨鲠之臣

骨鲠(gěng梗):鱼骨头卡在喉咙里。指如鱼骨头卡在喉咙里,必须吐出来,用以比喻敢于进言规劝君主的刚直正派官员。李栖凤(?-1664年),字瑞梧,广宁(今辽宁北镇)人。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年间,李栖凤值文馆(草拟文稿、管理档案等),工作勤奋,上面征求意见,李栖凤上奏条陈说:君主虽然圣明,也必须依靠贤良辅臣来调和施政。近来虽然有二、三位敢于进言规劝君主的刚直正派官员,但是官位低下,俸禄微薄,朝廷还没有给于应有的信任和使用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35《李栖凤传》9514页:“君虽圣,必赖贤臣以调燮(xiè谢,调和)之。近虽有二、三骨鲠之臣,位卑禄薄,信任未专。”

【例句】:

章炳麟《商鞅》:“鞅既以刑公子虔故,蒙恶名于秦,而今又蒙恶名于后世。此骨鲠之臣所以不可为,而公孙弘、张汤之徒,宁以佞媚持其禄位者也。”


偏正 骨鲠,刚直不恶。比喻性情刚直,正派的官员。语出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方今吴外困于楚,而内空无骨鲠之臣,是无如我何。”章炳麟《商鞅》:“鞅既以刑公子虔诚,蒙恶名于秦,而今又蒙恶名于后世。此~所以不可为,而公孙弘、张汤之徒,宁以佞媚持其禄位者也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忠贞。


【词语骨鲠之臣】  成语:骨鲠之臣汉语词典:骨鲠之臣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履声

    履声:走路的声音。郑崇字子游,年轻时为郡文学史,后由大司马傅喜推荐,汉哀帝提拔郑崇任尚书仆射。郑崇屡次求见哀帝谏争政事,哀帝常听从采纳。郑崇每次上殿朝见时,都拖着皮靴子。哀帝一听到远处的走路声,就笑着

  • 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

    同大家整天在一起,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,只喜欢卖弄小聪明,这种人真难对付! 形容某些无所事事,胸无大志的人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’”清.顾炎武《日知录

  • 当涂

    源见“当路”。指执政,掌权。《文选.郭璞〈游仙诗〉之七》:“长揖当涂人,去来山林客。”李善注:“当涂,即当仕路也。”亦指居要职、掌大权的人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师友》:“义感当途,说动时主,怀全德以自

  • 铜臭

    《后汉书.崔寔传》:“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,得为司徒……烈于是声誉衰减。久之不自安,从容问其子钧曰:‘吾居三公,于议者何如?’钧曰:‘大人少有英称,历位卿守,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;而今登其位,天下失望。

  • 更仆难数

    《礼记.儒行》:“遽数之不能终其物,悉数之乃留,更仆未可终也”。陈澔集说:“卒遽而数之,则不能终言其事,详悉数之,非久留不可。仆,臣之摈相者。久则疲倦,虽更代其仆,亦未可得尽言之也。”后因以“更仆难数

  • 丁氏粟

    《管子.山权数》:“还四年,伐孤竹,丁氏之家粟,可食三军之师。”房玄龄注:“丁氏,齐之富人。所谓丁惠也。”后因用来指豪富。【词语丁氏粟】   汉语大词典:丁氏粟

  • 管城毛颖

    管城、毛颖,均为笔的代称。《宣和画谱.墨竹.亲王?》:“〔赵?〕平居之时无所嗜好,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,作篆籀飞白之书。”并列 管城、毛颖,均为笔的代称。《宣和画谱·墨竹》:“(赵頵)平居之时无

  • 槐壤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指蚁穴。暗喻人世虚幻无常的名利场。元王恽《滕王蝶蚁图》诗之一:“槐壤纷纷事暂歇,枕中栩栩伴周闲。”【词语槐壤】   汉语大词典:槐壤

  • 隐鳞戢翼

    同“隐鳞藏彩”。《文选.任昉〈宣德皇后令〉》:“在昔晦时,隐鳞戢翼。”吕延济注:“梁王在昔微时,暗潜其明,如龙凤隐鳞翼也。”并列 龙藏匿鳞甲,凤敛藏羽翼。比喻贤者时宜不合暂时隐居,怀才待用。南朝梁·任

  • 雨散云飞

    原指雨后转晴。比喻亲朋离散。唐.温庭筠《送崔郎中赴幕》诗:“心游目送三千里,雨散云飞二十年。”亦作“雨散云收”。明.高明《秋怀》曲:“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,争奈话别匆匆,雨散云收。”见“雨散云收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