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先声后实”。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运长击短,~,增垒威敌,灭灶潜兵。”【词语后实先声】 成语:后实先声汉语大词典:后实先声
王褒《益州记》:“司马相如台在州西笮桥北,百许步。李膺云:‘市桥西二百步,得相如旧宅,今梅安寺南有秦台故墟。’”(引自《初学记》卷二十四)成都有汉代司马相如弹琴之琴台遗迹。故后用以咏琴,或借指蜀地之典
源见“续弦胶”。喻使中断的事物得以延续。清唐孙华《恕堂再次前韵见赠》:“杜诗韩笔见仿佛,凤髓已得神胶黏。”
汉牟融《理惑论》:“谚云:‘少所见,多所怪,睹馲驼,言马肿背。’”后以“少见多怪”谓见闻少,遇不常见的事物以为怪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彼鄂尔泰者,不陈明其所以然,而徒予世人以少见多怪也。”并列 见
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仙人王乔。清 项廷纪《壶中天.梅仙祠》词:“岭上吹笙,云间飞舄,携手成同调。”
《左传.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太史(古代官名,夏、商、周三代时,为史官和历官之长,古时史官与历官不分,秦称太史令,汉属太常,以后历代名称隶属多有变异,但其基本职司是掌管天文、历法、史料)书曰:‘崔杼弑其君
见〔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〕。述宾 存,寄托。希望寄托、取决于这个人。谭嗣同《上欧阳中鹄》14:“是以合十八行省日日谈变法,而所事尚不逮吾浏阳,固~,亦由有绅权无绅权之故也。”△多用于形容某人关键。【词语
《老子》:“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河上公注:“荣以喻尊贵,辱以喻污浊,知己之有荣贵,当守之以污浊。如是,则天下归之如流水入深谷也。”因以“知荣守辱”指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。三国 魏曹植《潜志赋》:
同“锦帐郎”。唐杜牧《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》诗:“喜抛新锦帐,荣借旧朱衣。”同“锦步障”。唐 侯冽《金谷园花发怀古》诗:“犹疑施锦帐,堪叹罢朱纨。”【词语锦帐】 汉语大词
源见“绝妙好辞”。谓才智相差较远。宋黄庭坚《送张林翁赴秦签》诗:“短长不登四万日,愚智相去三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