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阳泣鱼

龙阳泣鱼

战国策.魏策四》:“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,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,何不相告也?’对曰:‘臣无敢不安也。’王曰:‘然则何为涕出?’曰:‘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’王曰:‘何谓也?’对曰: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,反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。今以臣凶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巨爵至人君,走人于庭,避人于途。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于王也,必蹇裳而趋王。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手?’”

龙阳君担心自己失宠,怕也象钓得大鱼而抛弃小鱼一样被遗弃,故临钓而流泪。后因以“龙阳泣鱼”、“泣鱼”用指担心被遗弃而争宠;以“前鱼”比喻失宠被遗弃的人。

元.白朴《梧桐雨》第一折:“主人恩移宠衰,使妾有龙阳泣鱼之悲。”


主谓 龙阳,战国时魏国男宠龙阳君。龙阳君为鱼哭泣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载:“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,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,何不相告也?’对曰:‘臣无敢不安也。’王曰:‘然则何为出涕?’曰:‘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’王曰:‘何谓也?’对曰: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。今以臣凶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臣爵至人君,走人于庭,辟人于途。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于王也,必褰裳而趋王。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乎?’”后因以“龙阳泣鱼”比喻失宠。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1折:“妾蒙主人恩宠无比,但恐春老花残,主上恩移宠衰,使妾有~之悲,班姬题扇之怨,奈何?”△用于写失宠。


【典源】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,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,何不相告也?’对曰‘臣无敢不安也。’王曰:‘然则何谓涕出?’曰:‘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’王曰:‘何谓也?’对曰: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。今以臣凶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臣爵至人君,走人于庭,辟人于途。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于王也,必褰裳而趋王。臣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乎?’魏王曰:‘误! 有是心也,何不相告也?’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:‘有敢言美人者族。’”

【今译】 魏王与宠臣龙阳君一起在船上钓鱼,龙阳君钓得十几条鱼后忽然哭泣。魏王问:“有什么不舒服吗? 如果有,为什么不告诉我?”龙阳君说:“臣没什么不舒服。”魏王问:“那又为什么哭泣呢?”他回答:“臣是为了王钓到的鱼啊。”魏王又问:“什么意思?”他回答:“臣刚钓到鱼的时候,非常高兴,但后来钓到的更大,现在我简直想把前边钓到的小鱼扔掉了。我这么丑陋,而有幸得为王侍奉枕席。我今天封爵至君,使人见了我就躲避不迭。天下的美人亦是很多的,听说我得宠于王,一定会蜂拥而来接近王。我就如同那前边钓到的小鱼一样,将会被抛弃了,我怎么能不悲伤呢?”魏王说:“你想错了。有这种顾虑,怎么不早告诉我?”于是在国内下令:“有敢推荐美人的灭族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感叹恩宠衰退,而被抛弃。

【典形】 怀猜非后钓、龙阳恨、龙阳泣鱼、娈童泣垂钓、泣船鱼、泣前鱼、弃鱼、前鱼、安陵与龙阳。

【示例】

〔怀猜非后钓〕 南朝梁·萧钢《娈童》:“怀猜非后钓,密爱似前车。”

〔龙阳恨〕 唐·李贺《钓鱼诗》:“詹子情无限,龙阳恨有余。”

〔龙阳泣鱼〕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:“主上恩移宠衰,使妾有龙阳泣鱼之悲,班姬题扇之怨。”

〔娈童泣垂钓〕 南朝梁·何逊《春夕早泊和刘咨议》:“娈童泣垂钓,妖姬哭荡舟。”

〔泣船鱼〕 唐·长孙左辅《宫怨》:“重远岂能惭沼鹄,弃前方见泣船鱼。”

〔泣前鱼〕 南朝齐·陆厥《中山王孺子妾歌》:“子瑕矫后驾,安陵泣前鱼。”

〔弃鱼〕 明·高启 《妾薄命》:“弃鱼感泪多,当熊惭力弱。”

〔前鱼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他从来鳏处,比目不曾瞅。问前鱼何处有。”


【词语龙阳泣鱼】  成语:龙阳泣鱼汉语词典:龙阳泣鱼

猜你喜欢

  • 封函谷

    同“封泥谷”。元范梈《王继学晚过舍下翌日惠诗用韵答贶》:“自足封函谷,聊须垒受降。”

  • 软温新剥鸡头肉

    宋.乐史《杨妃外传》:“杨妃出浴,露一乳,明皇扪弄曰:‘软温新剥鸡头肉。’安禄山在旁对曰:‘润滑由来塞上酥。’妃笑曰:‘信是胡儿只识酥。’”芡是一种水生植物,又名鸡头或鸡头莲,种子名芡实,其肉似乳。后

  • 越客悲

    同“越客吟”。清唐孙华《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》:“幸有梁园乐,都忘越客悲。”

  • 商山皓

    同“商山四皓”。唐李白《别韦少府》诗:“欲寻商山皓,犹恋汉皇恩。”【词语商山皓】   汉语大词典:商山皓

  • 朱衣点

    同“朱衣点头”。清龚自珍《吴市得题名录一册题其尾一律》:“朱衣点过无光气,淡墨堆中有废兴。”

  • 风汉

    唐缺名《玉泉子.真录》:“刘惸,析嗣复门生也,对策以直言忤时,中官尤甚嫉忌。中尉仇士良谓嗣复曰:‘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?’嗣复惧而答曰:‘嗣复昔与刘惸及第时,犹未风耳。’”唐刘惸以直言向皇帝进谏,

  • 我庾维亿

    庾( ㄩˇ yǔ ):用草席围的圆形露天粮囤。维:助词,无义。一作“惟”。亿:数目。古代指十万,也指万万。 我的粮囤里藏粮千百万。 极言粮食丰盈。语出《诗.小雅.楚茨》:“我黍与与,我稷翼翼。我

  • 雁使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。指传送书信的人。唐乔知之《从军行》:“宛转结蚕书,寂寞无雁使。”【词语雁使】   汉语大词典:雁使

  • 易牙淄渑

    《列子.说符》:“曰:‘若以水投水,何如?’孔子曰:‘淄渑之合,易牙尝而知之。’”淄和渑的水异味,但一混合就不容易尝出来了。孔子说:“虽然淄渑的水混合后难以辨别,只有易牙(齐桓公的宠臣,善于调味)一尝

  • 削则削,笔则笔

    见〔笔则笔,削则削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