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胜堆
又名龟胜山。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。《新唐书·高崇文传》:元和元年(806)攻刘辟,大战鹿头山,“明日,战万胜堆,堆直鹿头左,使骁将高霞寓鼓之,士扳缘上,矢石如雨,募死士夺而有之,尽杀戍者,焚其栅,下瞰鹿头城,人可头数”。即此。
在今四川省德阳市北鹿头湾东。处唐代东西两交通要隘鹿头关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元年(806年),西川节度使刘闢反,东川节度副使高崇文攻讨,刘闢城鹿头关(今鹿头湾),屯兵万余人以拒,“崇文击败之,闢置栅于关东万胜堆”,即此。
又名龟胜山。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。《新唐书·高崇文传》:元和元年(806)攻刘辟,大战鹿头山,“明日,战万胜堆,堆直鹿头左,使骁将高霞寓鼓之,士扳缘上,矢石如雨,募死士夺而有之,尽杀戍者,焚其栅,下瞰鹿头城,人可头数”。即此。
在今四川省德阳市北鹿头湾东。处唐代东西两交通要隘鹿头关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元年(806年),西川节度使刘闢反,东川节度副使高崇文攻讨,刘闢城鹿头关(今鹿头湾),屯兵万余人以拒,“崇文击败之,闢置栅于关东万胜堆”,即此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废。
①在今河北滦平县西南二十里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滦平县有“马圈子”镇。即此。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马川子乡。清康熙年间为靖边军牧马场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珲春城:“正东迤南距城八
元置,属广西两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田州府。元改田州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东南。元末移治今田阳县。辖境约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、田东、平果、都安、马山、
东晋、南朝时对长江支流巴水(今巴河)、希水(今浠水)、蕲水(今蕲河)、赤亭水(今举水)、西归水(今龙河)的总称。因属西阳郡,又名“西阳五水”。居住于此之少数族,被称为“五水蛮”。《宋书·蛮传》:“西阳
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子路镇。清乾隆《罗山县志》卷1《镇店》:“子路河店,西南三十里。”
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在今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太傅里贾谊故宅内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贾谊宅“中有一井,是谊所凿,极小而深,上敛下大,其状似壶”。唐杜甫有“长怀贾谊井依然”的诗句。
即今云南鹤庆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姜营。清有外委千总驻防。
在今山西黎城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九年(394),后燕慕容垂伐西燕,“西燕主永闻之,严兵分道拒守,聚粮台壁”,垂陈于其南,一战破之。在今山西省黎城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九年(394
本名上亭驿,亦名琅珰驿。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6隆庆府:上亭驿 “在梓潼、武连二县之界。唐明皇幸蜀,闻铃声之地。又名琅珰驿。前辈诗什极多”。清张邦伸《云栈纪程》 卷5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