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岔堡

三岔堡

①一名山岔堡。在今山西五寨县西北六十里三岔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岢岚县:三岔堡“堡城嘉靖十八年筑,万历九年增修。堡当四达之冲,偏关商旅,尽出其途,亦要地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云:“东达神池,西达岢岚,北达偏关,当三路之冲,故名。”

②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十五里三岔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三岔关“在南宁县西十五里。今名三岔堡”。

③北宋熙宁四年(1071)置,属通远军。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二十五里。金废。


(1)即今山西省五寨县西北三岔镇。明嘉靖中筑。因东达神池,西达岢岚,北达偏关,当三路之冲,故名。(2)又作山七拉堡(《清太祖武皇帝实录》)。在今辽宁省铁岭市东南三岔子。明建。万历四十二年(1614年)努尔哈赤争垦其地;四十七年,后金军入三岔堡陷铁岭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罩寺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,挂月峰左侧。又名降龙庵。唐道宗禅师所建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16引《乾隆十二年御制云罩寺诗》:“挂月峰巅浮图,矗峙天际,曰舍利塔。寺居其侧,云滃然若拥若复, 自下观之,

  • 悯忠寺

    即今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法源寺。唐贞观十九年 (645) 太宗为东征阵亡将士建,武周万岁通天元年 (696) 建成,赐名悯忠寺。“安史之乱”时,史思明改名顺天寺。明正统二年 (1437) 改名崇福寺

  • 青岩镇

    即今贵州贵阳市南五十里青岩镇。清有把总驻守。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、涟江上游。面积97.3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交通路。石灰岩广泛出露,呈黑灰色,故名。是省内古镇之一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

  • 图斯库勒

    一名特穆尔图淖尔、图斯池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6: 图斯库勒 “东西四百余里,南北二百里。周广六百余里。四围之水,咸汇于此”。

  • 下茅墟

    即今广东四会市西北下茆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四会县西北有下茅墟。

  • 坊?村

    即今河北高邑县东北十五里坊��乡。明正德《赵州志》卷5高邑县:“(元)李德新墓在县东十里坊珊村。”

  • 夜郎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牂牁郡。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东晋南朝时为夜郎郡治。梁大宝后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夜郎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。隋废。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夷州。治所在今

  • 桃渚寨

   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桃渚乡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一》: 桃渚寨 “在临海县东一百里,海门卫东北五十里”。见“桃渚城”。

  • 大野泽

    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五里。又名巨野泽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大野既潴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 兖州:“其泽薮曰大野。”《左传》:哀公十四年(前481),“西狩于大野”。皆即此。古济水中流在此通过,向东有水道与古泗水

  • 孝感支线

    即孝长支线。为平汉铁路(今京汉路)支线。从湖北孝感至长江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