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潮水

三潮水

①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天河县:三潮水“在县西十里。源出北陵山,注于龙江。其水一日三潮, 潮至涨满,潮退则其流一线, 可以溉田, 民受其利, 谓之圣水”。

②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开县:三潮溪“在县东北五十里温汤井侧。《志》云:井有三水:曰杉木、曰柏木、曰龙马, 皆开煎盐课。溪水经其旁, 一日三潮,冬温夏凉,颇为神异”。

③在今贵州修文县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 引《贵州通志》:“其水倏涌倏竭,涌则奔腾怒号,竭则声响俱寂。”


在贵州省修文县城北2千米的观音山下。是一股清可鉴人的清泉,出自山麓岩洞间,经龙嘴石注入池中。因夏秋间每日定时发大水三次,故名。在明代后期即作为著名的古迹载入方志。池宽12平方米,形如半月,距洞仅6米,中有大石龟一个。遇潮则池水奔腾,水量猛增,溢至龟背淹没而止;退潮后,又复涓涓细流,声响俱寂。池上建亭,曰“潇洒”,连椅以为栏,供人观潮、憩息。中有碑石刊刻前人记游诗文。碑侧一孔,以口吹气,发海螺声。旁为潮水寺。南明永历年间,右佥都御史钱邦芑曾隐居于此,更名知非庵。附近有珍珠井,水涌如珠玑串串,晶莹发亮。白马潭众流挹注,传有神物藏身其间。潭上有蔚为大观的“万卷书岩”。四周山峦稠集,石径曲折,观音、玉兔、金龟诸山,形象生动,林木苍翠,风景秀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龙岭

   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海县;大龙岭在“县西南百里。回旋曲折凡二十五盘,接天台县界”。在吉林省珲春市、汪清县及黑龙江省东宁县交界处。绵延约75千米。山体由花岗岩、变质岩、火山岩等构成。

  • 徐州

    ①古九州之一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海、岱及淮惟徐州。” 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济东曰徐州。” 海指今黄海,岱即泰山,淮即淮水,济东即古济水以东。②邑名。(1) 一作平舒。战国齐地,即今河北大城县。《史

  • 大神冈

    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新会县:“又南有沙村巡检司,本治大神冈,后迁仙洞村。”

  • 三川

    ①西周以今陕西泾、渭、洛三河为三川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幽王二年(前780),“西周三川皆震”。即此。②战国时以河、洛、伊为三川。为韩地,介于秦、楚之间。东接东、西二周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今三川、周

  • 白乳泉

    古名白龟泉。在今安徽怀远县城南郊。唐贞元年间(785-804),因泉内曾有一只白龟流出,因以得名。北宋元祐七年(1092)苏轼与其子同游,并留有《涂山荆山记所见》诗:“龟泉木杪出,牛乳石池漫。”见此泉

  • 崎头城

   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章江曲流处。《陈书·高祖纪》: 南朝梁大宝元年 (550) 高祖伐路养,进顿南康,“修崎头古城”,即此。在今江西省大余县东章江曲流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年),陈霸先起

  • 偃武县

    唐武德 三年 (620) 置,属榆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南 三十二里魏城村。六年 (623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今山西省榆社县南魏城。属榆州。六年省。

  • 南日澳

    一名南日山。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南日岛。旧属福清县,清有县丞驻此,民国设县佐。

  • 钟 (鍾) 乳岭

   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乳源县 “双峰山” 条: “县治北一里有钟乳岭。一名丰冈岭。形如卧象,县之主山也。山腰有岩穴,穴中有水南流。产钟乳充贡。成化初,督臣韩雍奏革。” 乳源县

  • 桂州

    南朝梁天监六年 (507) 置,治所在武熙县(今广西柳州市西南)。《元和志》 卷37桂州: “因桂江以为名。” 大同六年 (540) 移治始安县 (今广西桂林市)。隋大业元年 (605) 改为始安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