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齐
古地区名。《史记·田儋列传》 载:秦亡,项羽分齐国故地为三国,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,都即墨(今山东平度市东南);田都为齐王,都临淄(今淄博市东北旧临淄);田安为济北王,都博阳(今泰安市东南),称为三齐。相当今山东省大部地区。不久,田荣击走田都,杀田市、田安,“尽并三齐之地”。
秦亡,项羽以齐故地立故齐王族人田都为齐王,都临菑(今山东淄博市东北);田市为胶东王,都即墨(今山东平度市东南);田安为济北王,都博阳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)。三国均在故齐国境,而王均为故齐王族,故合称三齐。
古地区名。《史记·田儋列传》 载:秦亡,项羽分齐国故地为三国,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,都即墨(今山东平度市东南);田都为齐王,都临淄(今淄博市东北旧临淄);田安为济北王,都博阳(今泰安市东南),称为三齐。相当今山东省大部地区。不久,田荣击走田都,杀田市、田安,“尽并三齐之地”。
秦亡,项羽以齐故地立故齐王族人田都为齐王,都临菑(今山东淄博市东北);田市为胶东王,都即墨(今山东平度市东南);田安为济北王,都博阳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)。三国均在故齐国境,而王均为故齐王族,故合称三齐。
在今浙江江山县西南 (枫岭关处) 二十八都镇。为浙、闽交通要道。边境险塞。《清一统志·浙江统部》: 浙闽枫岭营游击 “驻江山县廿八都,兼辖福建浙江两省交界地方,左右二哨,右哨专防福建地界”。直隶于衢州
北宋景祐四年(1037)置,归邕州节制。在今广西扶绥县北。辖有左州等十五羁縻州、县、峒。元至元中省入太平、思明二路。北宋景祐四年(1037年)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北。辖有州洞十。属邕州。元至元
即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沙镇溪镇。明嘉靖《归州志》卷1:“沙镇溪镇, 州西十里。”
在今山东庆云县东北三十六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三》 谓此地有冶剑营,“相传元海运时冶铁处,亦曰铁匠营”。
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告成镇。创建于元代初年,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天文观测建筑。当时由王恂、郭守敬主持,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,此台为观测中心。郭守敬曾在此测过晷景。台为砖石混合结构,平面呈方
在今河北涉县东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涉县: 韩王山,“相传韩信曾驻兵于此”。
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 (451) 置,治所在永丰县 (今陕西安塞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安塞县境。北周废。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(451年)置,治广洛县(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旧安塞)。属夏州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安
在今江西临川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白马峡在“府南八十里。上流受山麓八十一源,水并出峡间。两山拱合,中辟如门。石壁㟏岈,溪流汹涌,其间曾不容舫”。
亦名金雁水。指今四川广汉市北之鸭子河。东汉之雁桥、五代之金雁桥即此水上之桥梁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4汉州: 雁江 “在雒县南 (北),曾有金雁故名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汉州: “又北有雁水,亦流入雒,故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地在今西藏年楚河流域白朗等县境。藏文史籍《敦煌吐蕃文书》载:在年若,首领为藏地区的首领,名叫托噶。年若在隋、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小邦之一,后被吐蕃兼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