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新河
明洪武初开凿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应天府:“上新河在江东门外稍南五里,通大江,江中舟泊尽舶此,以避风浪。”
明洪武初开凿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应天府:“上新河在江东门外稍南五里,通大江,江中舟泊尽舶此,以避风浪。”
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义宁县 “有茂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新会县: 茂山在 “县西南三十里。一名天台山”。
一作红孜纳普达坂。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喀喇昆仑山之红其拉甫达坂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9: “红孜纳普即浑楚鄂帕。”
在今新疆昭苏县西南特克斯河南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 卷4: 特克斯台 “在特克斯河南岸,距霍诺海台一百里,白霍诺海台西南行,过大霍诺海水……至特克斯河北岸,渡河即特克斯台”。
在今湖南道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4道州: 营道山 “其始名曰营阳,又曰南营,又曰洪道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5永州府: 营道山 “亦名龙山。状似蟠龙。……唐改曰弘道,至宋始改今名”。
本作重固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十八里重固镇。清光绪 《青浦县志》 卷2: 重固镇 “相传宋韩蕲王掩军士骸骨处,故名。后人去鬼为重固”。在上海市青浦区东北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一作金门坞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 元嘉二十七年 (450),“招宜阳人刘宽虯率合义徒二千余人, 共攻金门, 屠之”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“洛水右会金门溪水,水南
明嘉靖七年(1528)置,属广西布政使司。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。八年(1529)废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田州府原府城(治今广西田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、田东、巴马等县地。八年废。
①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南,接石阡、岑巩县界。明时为山苗所居,万历三十四年(1606)陈璘率军攻此。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一百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水银山“南临蜀河,北连鹘岭,有硃砂水银洞三处”。古
①一作潾山郡。西魏废帝改邻州置。治所在邻山县(今四川大竹县东南。一说在大竹县西南牌坊场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、邻水等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②唐天宝初改渠州置,治所在流江县(今四川渠县)。辖境相
在今四川成都市西郊草堂寺一带,为南河支流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1成都府: 浣花溪 “在城西五里。一名百花潭”。溪北为唐诗人杜甫故居。号浣花草堂。唐女诗人薛涛亦家于溪旁,以溪水造十色笺,名浣花笺。自唐以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