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新蔡郡
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置,属东豫州。治所在固始县(今河南固始县东北)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属西豫州,太清元年(547)属淮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仍属东豫州。北齐废。
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置,属东豫州。治所在固始县(今河南固始县东北)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属西豫州,太清元年(547)属淮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仍属东豫州。北齐废。
1928年改导河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。1950年迁治韩家集,即今治。在甘肃省中部、大夏河下游,西邻青海省。属临夏回族自治州。面积 1212 平方千米。人口37.6万,有汉、回、东乡、撒拉
北齐置,属离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名方山县。古县名。北齐天保三年(552年)置,治今山西省吕梁市东北峪口镇南村。属离石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徙治方山,改名方
明置,属珙县。在今四川珙县南底洞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珙县 “罗星渡堡” 条下: “底东堡在县南三十里。亦洪武中置。有官军戍守。”
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叶集镇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设巡司于此。
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 改通济桥堡置,属震武军。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南。
在今福建宁化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》: 城门嶂 “在宁化县东北四十里。山势卓立如屏。元季寇乱,乡人避兵于此”。
在今西藏贡嘎县雅鲁藏布江北岸。16世纪末叶由喇嘛教宁玛派(红教)僧人扎西道杰建造,为宁玛派在西藏的重要寺院之一。“多吉扎”藏语意为金刚岩。
北宋置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金属通远县。元废。
唐方镇名。景福元年(892)置,治所在龙州(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)。《资治通鉴》胡三省注:“龙剑节度,领龙、剑、利、阆四州。”相当今四川平武以东, 旺苍以西,梓潼、南部以北地区。后废。唐方镇名。
在今广西上思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》:思山 “在上思州北二里。州以之名。一作狮山,以蹲踞若狮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