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华门

中华门

①今北京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北。明永乐年间建,初名大明门。清初改名大清门。1912年改名中华门。为明、清都城皇城南面正门。清吴长元《宸垣识略》卷3:“大清门三阙,上为飞檐重脊,前地正方,绕以石栏,名棋盘街。”1958年因扩建天安门广场而拆除,其位置相当今毛主席纪念堂处。

②即今江苏南京市旧城南门。南朝时已有中华门。《南齐书·刘悛传》:“初,苍梧废,太祖集议中华门。”梁简文帝《守东平中华门开诗》云:“脂车向驰道,总辔息中华。”五代时南唐都此,称正南门为中华门。明洪武初扩建都城,重建此门,称为聚宝门。1931年复称中华门。


在江苏省南京市南聚宝山北,南临长干桥,北倚镇淮桥。原为南唐都城的正南门,明洪武初年随明都的扩大重建。初名聚宝门,1931年改今名。平面呈长方形,南北长约128米,东西宽90米,总面积1.17万平方米。系瓮城,前后四重,每道墙正中均有拱门一座,各门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(今仅存闸槽和石门臼)。首道城门共三层,上层原为庑殿式重檐筒瓦顶城楼,今仅留台基残迹;中层已不存。二道至四道门上原有木结构建筑,亦已毁坏。底层外围北面第四道城门左右各筑藏兵洞3个,东西两侧各筑藏兵洞7个,瓮城共有藏兵洞27个。供驻兵和囤藏物资用。瓮城东西墙外各筑宽达11米登城斜坡,马道也用砖斜铺,供载重较大的车马上下。此门形式多样,结构复杂,规模宏大,为国内所少见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仙山

   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三十里。一名大山。又名王乔山。世传王乔曾炼丹于此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长沙郡醴陵县注引《荆州记》曰:“县东四十里有大山, 山有三石室,室中有石床、石臼。”

  • 新店子

    ①即今河北遵化市南三十里新店子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遵化州图: 南有新店。②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南新店子乡。1971年在小板申村东发现汉代护乌桓校尉之砖墓,保存有五十多组彩绘壁画,为研究北

  • 西下密城

    在今山东潍坊市西二里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移下密县于此。以其在故下密县城(今潍坊市)之西,故称西下密。大业初复还旧治,改名北海县。

  • 木赖水

   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0浔州:木赖水“在桂平县。源出贵州郁林县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桂平县:木赖水“在府西北九十里。自武宣县境流经贵县界,又东入于黔江”。

  • 九重城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境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引《府志》:“俗曰南诏城。皆南诏备吐蕃所设。一在河尾里,一在关邑里,一在太和村,一在北国,一在蟠溪里,一在塔桥,一在摩用,合羊苴咩城与史城为九。又有金刚城,在点

  • 龙祗山

    在今湖北竹山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龙祗山“在县南二里。古老相传,昔有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, 身上毛生碧绿色, 白日升天”。

  • 港口驿

    明置,在今湖北蒲圻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蒲圻县: 港口水驿 “在县西六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 港口巡司 “在蒲圻县西六十里。旧系马驿,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改设巡司”。

  • 齐家坪遗址

    在今甘肃广河县东南二十里齐家坪。1975年发掘,出土大量的陶、石、玉、骨等遗物及住室遗址。据测定晚于仰韶文化,为新石器时代遗址。

  • 江西

    ①隋唐以前,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;另外,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江西皆反”即指此。②唐方镇名。广德二年(76

  • 鸡鸣原

   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华阳镇一带。《宋史·雷有终传》:咸平三年(1000),知蜀州杨怀忠攻王均,“乘胜逐贼至益州南十五里,砦于鸡鸣原,以候王师”。即此。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。北宋咸平三年(1000年),成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