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派河渡
即今安徽肥西县东南中派乡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中派河渡“在城南五十里”。为派河经流渡口,故名。
即今安徽肥西县东南中派乡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中派河渡“在城南五十里”。为派河经流渡口,故名。
①《尚书·康诰》:“周公初基,作新大邑于东国洛”,原意盖谓洛在东方,东国即东方;后人或专称洛阳为东国。②春秋战国时指东方诸国。《史记·孟尝君传》:“其攻秦也,欲王之会楚王割东国以与齐。”
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杨家街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简州:杨家街铺“在州南四十里”。
唐开成四年(839)置,属羁縻平原州。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一带。后废。
即灵山。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七里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“艾山”条下:栖霞县有“灵峰”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栖霞县“翠屏山”条下载:“灵山在县东五里。峰峦峻拔。亦曰灵峰山。白洋河出其下。”
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武昌府: 鲁湖 “在府西南八十里。南接釜头湖,西抵金口垱”。又称卤湖。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部、长江右岸。属沉溺型河迹洼地湖。湖面海拔21米,原有面积77.1平
在今四川九龙县东北洪坝乡。清置洪坝龙土百户。
十六国前凉置,为武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七十里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北。为武兴郡治。西魏废。
在今河北安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安平县: 院西口河在 “县北二十五里。其西通博野县沙河、滋河、唐河,三水分流经此入饶阳县界,注于滹沱。今废”。
即今陕西镇安县治。明天顺七年 (1463)镇安县由野猪坪迁治于此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谷城县西部、谢湾河西岸。属五山镇。人口1800。为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果酒、造纸、砖瓦、农机、制茶等厂。襄渝铁路、
在今甘肃徽县北四十里,接成县界。唐杜甫有 《积草岭》 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