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江县

临江县

①西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忠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49忠州: 临江县 “本以临川江为名”。王莽改为监江县,东汉复为临江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 临江县 “有盐官,在监、涂二溪,一郡所仰; 其豪门亦家有盐井”。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) 为临江郡治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为临州治。隋大业初属巴东郡、义宁二年 (618) 复为临州治。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忠州治。南宋咸淳元年 (1265) 升为咸淳府治,迁治今忠县东二十里黄华城。元复为忠州治,迁回今忠县。明洪武初废入忠州。

②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析秣陵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。二年 (281) 改名江宁县。

③东晋义熙中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如皋市南。寻属海陵郡。北周省入宁海县。

④西魏置,属淯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境。北周废入黄土县。

⑤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为瀼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。贞元后废。

⑥唐置,属武安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海防市境。后废。

⑦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析通化县置,属兴京厅(后升为兴京府)。治所在帽儿山 (今吉林临江市)。以临鸭绿江,故名。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54年改属吉林省。1960年撤销,并入浑江市。1992年复置临江县。1993年改设临江市。

⑧1913年改临江府置,属吉林省依兰道。治所在拉哈苏苏 (今黑龙江省同江市)。据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 “以地当松 (花江)、黑 (龙江) 两江之汇口,故名临江。” 1914年改名同江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重庆市忠县。属巴郡。南北朝时曾为临江郡、临州治。唐为忠州治,宋为咸淳府治,元仍为忠州治。明洪武中省入忠州。(2)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分秣陵县置,治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南江宁镇。属丹杨郡。次年改名江宁县。(3)东晋义熙七年(411年)置,治今江苏省如皋市南。始属山阳郡,寻改属海陵郡。北周废。(4)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西南。属上思州。贞元后废。(2)古旧县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置,治猫儿山(今吉林临江市)。后历有废置。1993年改设临江市。(3)旧县名。1913年废临江府置,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。1914年因与吉林省临江县重名,改名同江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始丰 (豐) 山

    在今江西丰城市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丰城县: 始丰山,“即神仙三十七福地之一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南昌府一》: 始丰山,“ 《县志》,山周十里,高三百丈,上有药臼、洗药池,石壁上有白玉蟾影及

  • 萨哈连山

   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与瓦库河会流处之北。清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5: “泥满河西经萨哈连山之南,又西北经噶山南,而阿库里自东南来会,又西入乌苏里江。”

  • 枫岭镇

    即今江西上饶县东南枫岭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1: 上饶县东南有枫岭塘汛。

  • 礼州中中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礼州(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)。清雍正六年(1728)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,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。属建昌卫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废

  • 彭阳堡

    金改彭阳城置,属镇戎州。即今宁夏彭阳县。明置清平监于此。

  • 韶港镇

   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韶港村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宜兴县图: 西北有韶港镇。

  • 五龙口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二》:五龙口“在济源县利丰渠西。即今永利渠。《府志》:五龙口即古枋口秦渠。魏司马孚垒石为门。隋怀州刺史卢贲引沁水灌田,名曰利民渠。唐节度使崔宏礼、刺史李元淳相继疏浚

  • 陶温水

    又作土温、桃温、屯河。即今黑龙江省伊春市东汤旺河,为松花江支流。源出小兴安岭,东南流入松花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太祖别军取麻产家属,……陶温水民来附。”古水名。陶温,又作涛温、土温;陶温水又名屯河。

  • 桐山堡

    即今福建福鼎县治桐山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福宁州: “有芦门巡检司,后移桐山堡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宁州: 桐山在 “州西北百六十里,接浙江平阳县界。其地险厄,可以戍守。嘉靖三十九年,倭贼自州城

  • 扶淇县

    即扶其县。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