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稜县

丹稜县

隋开皇十三年(593)改洪雅县置,属嘉州。治所即今四川丹棱县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2丹棱县:“取多棱川之名。”大业三年(607)属眉山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属眉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废入眉州。明洪武六年(1373)复置,属嘉定府。十年(1377)省入眉县, 十三年(1380)复置,属眉州。《清史稿·穆宗纪》: 同治元年(1862),李永和、蓝朝柱义军与清军激战,首领蓝朝鼎牺牲于此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为丹棱县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邸阁

    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南顿镇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基传》:正元二年(255),司马师讨毋丘俭。王基曰:“军宜速进据南顿。南顿有大邸阁,计足军人四十日粮。保坚城,因积谷,先人有夺人之心,此平贼之要也。”在今河

  • 上容渎

    南朝梁建,故址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。唐许嵩《建康实录》卷2注曰:上容渎“在句容县东南五里,顶上分流,一源东南三十里十六埭,入延陵界;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,注句容界。上容渎西流入江宁秦淮。后至陈高祖即位

  • 凤林郡

    隋义宁元年(617)改弘农郡置,治所在弘农县(即今河南灵宝市)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鼎州。隋义宁元年(617年)改弘农郡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地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灵宝、卢氏、栾川等市县一带

  • 峡口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内乡县。在今河南西峡县附近。②北宋置,属临桂县。在今广西桂林市东。③清置,属江山县。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六十二里峡口镇。④清置,属略阳县。即今陕西略阳县东一百里峡口驿镇。(1)古镇名。在今广

  • 罗场镇

    北宋置,属庐江县。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五十里罗河镇。清为罗昌市。在四川省高县南部。面积73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罗场,人口 2400。以姓氏得名。1949年为四维乡,1958年改公社,19

  • 向王山

    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向王山“在巴东县北,临大江, 山傍有铁枪头长数丈,经数百年不见少损, 目曰向王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“明月山”条下:“向王山,山高大,无树木,

  • 游 (遊) 龙宫

    在今陕西渭南市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京兆府渭南县: “西十里有游龙宫,开元二十五年更置。”

  • 栅虚岭

   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与宁海县界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 栅虚岭在“县南六十里。南去宁海县亦六十里,宋建炎中亦栅戍守于此,为海道之冲要”。

  • 兴和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三十年(1397)置,永乐初属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在今河北张北县。辖今河北张北县地。永乐二十年(1422)移治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,属北平行都司。清废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置,治今河北省张北

  • 欧余 (馀) 山

    一名升山。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二十二里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四》: “越王无疆为楚所灭,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94: 升山 “一名欧余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