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仙山

九仙山

①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南境。《寰宇记》卷129寿州霍邱县:“九仙山在县南百八十里。上有九臼。旧有九仙人在此山中捣药,因名。”

②在今福建尤溪县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 “九仙山”条下:九仙山“又名蓬莱山。《闽书》:峰峦秀拔,人迹罕到。上有金鲫池、石棋局、黑白二石马、炼丹灶,时有仙灵往来,仿佛闻鼓乐音”。

③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大仙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02兴化军仙游县:九仙山“在县北四十五里”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9兴化军:九仙山“何氏兄弟九人栖此登仙”,故名。

④即今福建福州市内于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闽县:“九仙山在州东南二里。越王九日燕于此山,亦曰九日山。又俗传昔有何氏兄弟九人于此学道上升,故曰九仙山。”宋曾巩《道山亭记》:“城中凡有三山,东曰九仙,西曰闽山,北曰越山,故郡有三山之名。”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府志》:“旧名于山,上有峰曰鳌顶峰,亦曰状元峰,为宋陈诚之读书处。”

⑤即今福建德化县西北九仙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《景物下》:九仙山“在德化县西,耸起九峰如笔,中峰有人迹犹存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德化县“大帽山”条下:“九仙山在县西北百里,广袤峻拔,甲于诸峰。俗传尝有九仙隐此。”故名。

⑥即今福建将乐县北二十余里之九仙山。明弘治《将乐县志》卷1:九仙山“在忠孝都。冈叠陇如龙翔凤翥,相传尝有九异人游息往来于其山,因名。即三华八景中之九仙霁雪也”。

⑦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南三十里九仙山。潮河出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诸城县:九仙山在“县西南七十里。高耸摩空,峰峦十有一,磐石十有八,苏轼以为奇秀不减于雁荡。金时土贼尝据九仙山为巢穴。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,东出信阳场,西走沂莒,为奸徒亡命出入之处”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即今福建省福州市东于山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越王九日燕(宴)于此,亦曰九日山。又俗传昔有何氏兄弟九人于此学道上升,故曰九仙山”。《方舆胜览》:九仙山“又名于山。相传何氏兄弟九人登仙于此,其上有四徹亭”。(2)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。山势高耸。西北有潭水与东海通,世传久雨将晴,井中有声如雷,旱则以石击井,必雨。相传其山有仙人所居。苏轼诗“九仙今已压京东”,即指此。 (2)今山名。(1)在福建省德化县西北部。属戴云山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一般海拔800~1200米,主峰海拔1658米。为断块山,主要由花岗岩、凝灰岩构成。山上林木茂密,生物资源丰富。有中药材、珍稀动物等。名胜古迹有永安岩、弥勒洞、龙池、灵鹫岩等,并有40多处诗刻、题刻。(2)即“水寨大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慕义里

    在汉魏洛阳故城南洛水南岸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。北魏建崦嵫馆于此,以处西域诸国人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、汉晋洛阳故城南、洛水南岸。北魏于此建崦嵫馆,作西域诸国来人栖舍。

  • 嘉禾县

    ①南宋景定元年 (1260) 改建阳县置,属建宁府。治所即今福建建阳市。元复改名建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: 建阳县,“宋景定元年以县之唐石里嘉禾生,改为嘉禾县”。宋时置有银场。②明崇祯十二年

  • 陆渡桥市

   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北陆渡桥。清光绪《嘉定县志》卷1:陆渡桥市在“县治北十八里”。

  • 蒙笼渠

    西汉武帝时建,在今陕西兴平市东渭水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右扶风郿县: “成国渠首受渭,东北至上林入蒙笼渠。” 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 (盩厔)县北有蒙茏渠,上承渭水于郿县东,径武功县为成林渠。”

  • 沙井堡

    ①即今甘肃张掖市西北沙井乡。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:沙井堡“在张掖县西北五十里。东至甘泉驿五十里,西至沙河堡二十里。兼置驿于此”。②即今甘肃兰州市西北沙井驿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沙井堡“在平番县(今

  • 望乡崖

    在今贵州石阡县西百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石阡府: 望乡崖 “下亦有泉,曰望乡泉”。

  • 艮岳

    北宋宣和四年(1122)改万寿山为艮岳,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东京:“宣和四年,徽宗自为艮岳记,以为山在国之艮,故名艮岳。蔡絛谓初名凤凰山,后神降,其诗有‘艮岳排空霄,’因改名艮岳。

  • 吐纥山

    在今黑龙江省西北境小兴安岭北端。《北史·室韦传》:“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,分为九部落,绕吐纥山而定居。”即此。

  • 海牛岛

    在今山东荣成市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20文登县: “ 《郡国志》 云,不夜城北有海牛岛。无角紫色,足似龟,长丈余,尾若鲇鱼,性捷疾,见人则飞赴水。皮堪弓鞬,脂可燃灯。”

  • 次塘

    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南。《水经·颍水注》:“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,谓之次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