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峰镇

九峰镇

即今广东乐昌市北九峰镇。元、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部,扼九峰溪上游,与广东省相邻。面积2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门楼,人口260。以境内九峰山得名。原名河头。明正德十四年(1519年)至1949年为平和县治。1958年设九峰公社,1985年置镇。为县西南部物资交流中心。以产大芹山乌龙茶叶著名。古迹有东门头牌楼,为精美的艺术雕刻。郊柏公路经此。有农民协会遗址。(2)在广东省乐昌市东北部、武江支流九峰河上游。面积153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九峰圩,人口 1050。因境内有五指、向日、马蹄等九座山峰得名。1950年属乐昌县四区。1955年改设九峰区,1957年设乡。1958年属红旗公社,1960年析置九峰公社。1983年改区,1987年建镇。地处蔚岭山地中部。境北风门坳是冬季风主要通道。乐昌市重点林产区之一,产杉、松、杂木、毛竹等。主产稻,并产花生、甘薯及茶叶、猕猴桃、西瓜、柑橘、冬菇。有野生黄连、厚朴等药材,人工种植三七、西洋参。有萤石、钨、高岭土、钼等矿。有农具、制碗、铸锅、服装等厂和水电站。坪新公路经此。(3)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南部。面积24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钓鱼台,人口 8400。因境内凌云山有九座秀丽山峰,故名。1949年为九峰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4年复乡,2001年置镇。为省商品粮、瘦肉型猪、蚕茧生产基地。乐五、乐茅公路交会于此。有凌云寺、乌尤寺、乐山大佛等名胜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湖山

   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,与安徽休宁接界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》: 高湖山 “在婺源县北一百里,界接休宁,与浙源山相连。前有湖宽六七亩,四时不涸。从山后上,即摩天岭。有水北入浙溪”。在江西省婺源县东北与安徽省

  • 哺饥坂

    一名哺鸡坡。在今山西新绛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一》: “哺饥坂在州北五里,相传赵盾食翳桑饥人处。”

  • 辉发 (發) 部

    明末扈伦四部之一。分布于今吉林桦甸、磐石、辉南、海龙等市县境之辉发河流域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 辉发城,“辉发之先本姓伊克得哩,黑龙江岸尼玛察部人……旺吉努招服附近诸部,筑城于辉发河边呼尔奇山、号辉

  • 大冲墟

    亦作大隆墟。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大新镇大中村。清光绪《平南县志》卷4:大隆墟“即大冲墟,陆路离城七十里”。

  • 渭川道

    1913年由陇南道改置,属甘肃省。治天水县 (今甘肃天水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武山、礼县、宕昌、舟曲、文县以东,通渭、秦安、清水以南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由陇南道改名,治天水县(今甘肃天水市

  • 北路旧土尔扈特左旗

    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,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。驻牧地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附近。

  • 沙里八丹

   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南部纳加帕蒂南;或以为在今印度东部马苏利帕特南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沙里八丹国,居古里佛山之后,其地沃衍,田少俗美,气候微暖。”明《郑和航海图》有沙里八丹。

  • 侯镇

    即今山东寿光县东北五十里侯镇。清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 移县丞驻此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山东省寿光市东部。面积211平方千米。人口9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侯镇村,人口3.5万。相传,侯镇建村于汉朝。原为

  • 关阳镇

    即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关阳司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辽东都司

    明洪武八年(1375)改定辽都卫置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辽东都指挥使司:“东至鸭绿江,西至山海关,南至旅顺海口,北至开原。”辖境相当今辽宁大部和内蒙古及吉林部分地区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