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门山

云门山

①在今浙江绍兴县南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(山阴)南又有玉笥、竹林、云门、天柱精舍,并疏山创基,架林裁宇,割涧延流,尽泉石之好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云门山“在会稽南三十一里。有雍熙寺,为州之伟观。昔王子敬居此,有五色祥云,诏建寺号云门”。

②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七十里南洋屿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云门山“多松竹泉石之胜。南连芹岩、蒲峰、后湾、石龙诸山,长江绕于前。江中有琴屿、双鱼屿”。

③一名云峰山。在今山东青州市南五里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:云门山“上方号大云顶,有通穴如门,可容百余人,远望如悬镜”。

④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乳源县:云门山在“县东北十里。盘礴高峻,常兴云雾”。山麓有寺名云门寺,五代时,文偃禅师建,南汉赐名大觉寺。佛家称其宗派为云门宗。

⑤又名龙门山。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9合州:云门山,“《蜀都赋》云:指渠口以为云门”。明万历《合州志》卷1:云门山“两山壁立, 白云往来, 故名”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十年(1273)正月,“合剌请于渠江之北云门山及嘉陵(江)西岸虎头山立二戍”。即此。


(1)古山名。又称东山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。唐李白有《送纪秀才游越》诗:“禹穴寻溪入,云门隔岭深”,即此。(2)今山名。(1)在山西省阳高县北部,邻接内蒙古自治区。因山顶云雾环绕,又称戴帽山。山势起伏连绵,同名主峰海拔 1040 米。山上草木丛生,俗有“北岫攒云”之称,为“阳高八景”之一。(2)又称云峰山。在山东省青州市城区南,西北邻驼山。海拔421米。山顶有云窟和云门洞,南北相通,夏秋时常有云雾从中穿过。远望云门洞,如玉镜高悬,故有“云门拱壁”之称,为“青州八景”之一。洞北有二龙泉。山南崖壁上有隋代石窟造像五处。东北麓有明代开凿的万春洞(希夷石室)。北侧悬崖镌刻高7.5米、宽3.7米的巨大“寿”字,为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书。相传“寿比南山”一词即源出于此。东麓有希夷洞,洞内有陈抟枕书长眠石像。 (3)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千米。山上流泉飞瀑,巉岩嵯峨,桂花香溢,风光绮丽。山有云门寺,是佛教云门宗之发祥地。参见“云门寺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佑清寺

    即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佑民寺。南朝梁天监年间建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》:佑清寺“在新建县治东。旧为上蓝禅院。唐马祖道一以梁葛鱏宅建。宋改能仁寺。明为永安寺。本朝顺治五年重建,改今名”。

  • 三纳拉巴

    一作三巴。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区那如乡驻地色那贡巴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载:“三纳拉巴族,属下五十户,东至达隆宗(边坝),南至俄喀,西至拉哩(嘉黎),北至加树边噶尔。”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

  • 新铺

    ①明置,属永宁州。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新铺乡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 新铺“在永宁州境……旧皆戍守外”。②即今广东蕉岭县南新铺镇。清设新铺墟汛。

  • 那扶营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那扶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那扶营“为肇庆府恩平县交界地方。本朝康熙元年设都司防守”。

  • 良峒营

    即今广东新兴县西北良洞径林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良峒营,“《旧志》云:在县西北三十里,嘉靖三十七年设”。

  • 九郎山

    在今广东潮州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九郎山“在府东北十里。起伏有九,右为尖峰,高百余丈”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九郎山,“《寰宇记》云:县有九侯山,疑即此”。

  • 定苲县

    本定莋县。西晋改为定苲县,属越嶲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。南朝宋复为定莋县。古县名。原名定莋县。西晋时改定苲县,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。属越嶲郡。南朝齐废。

  • 虞塘

   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 乳源故城,“ 《县志》,宋分曲江之乳源、崇信二乡十二里,乐昌之新兴乡三里,置县治于花村头津口,地名虞塘,在今县西 (应为东) 七里。元至正十二年,为

  • 仙云驿

    宋置,属漳浦县。在今福建漳浦县。元改名临漳驿。

  • 康杰县

    1945年春晋冀鲁豫边区由闻喜、夏县、垣曲三县析置,属太岳区。治所在今山西夏县境。为纪念晋豫边区抗日游击队领导人嘉康杰而命名。同年12月撤销。旧县名。太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5年2月由山西省垣南县改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