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通岭

五通岭

在今福建同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同安县:五通岭在“县东(据《清一统志》,当作南)七十里。《志》云,宋幼主避蒙古兵至泉城,闻蒲寿庚之乱,止郡城北法石寺,越城南下辇,今为下辇铺。自下辇铺过县东五都龙窟村,有三巨石连接水中,由此登舟,谓之御踏石。又至庄坡尾,是为五通岭。路旁二巨石夹峙,高四五丈,文信国题曰龙门”。


古山名。在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南。相传宋末文天祥侍幼主避元兵至同安县,越城南下,过县东龙窟村,登舟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葱沟

   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南寒葱沟。1936年4月,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一次伏击战,击毙日伪军二百六十余人,俘二百七十余人,缴获大量枪、炮及电台二部。

  • 百僚山

    在今广东四会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1肇庆府:百僚山“在四会县北五十里,山形高耸,旁有崇冈叠��,四面拱峙若百僚然”。宋李积中诗“前朝千岁岭,后拥百僚山”。在广东省四会市西北

  • 芙蓉楼

   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。唐王昌龄有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。②在今湖南洪江市黔城镇沅江南岸。唐诗人王昌龄在丹阳(今江苏镇江)时曾写有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,后迁龙檦(治今黔城镇)尉。此地芙蓉楼即后人为纪念王昌龄而

  • 清世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介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二十里东青村。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平遥县置,治今山西省平遥县东青村。属介州。大业初省。

  • 西岳庙

    又称华岳庙。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五里岳镇东端。是历代帝王祭祀西岳华山之处。原庙系汉武帝时所建,称“集灵宫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华阴县:“太华山在南,有祠。……集灵宫,武帝起。”在华山脚下黄甫峪口。北魏兴

  • 色许

    亦名杂渠卡、杂曲卡。即今四川石渠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登科府石渠县:“德尔格忒土司北区地。即杂渠卡,一名色许。宣统元年改流设县。”

  • 萧鱼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襄公十一年 (前562),公会晋侯等伐郑,“会于萧鱼”。即此。

  • 定渠

    一名定都渠,或作定渚渠。在今山东平度市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平度县: 定渠 “与州东北之药石水及石渎河合流入胶水”。

  • 东奔峡

    在今湖北巴东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:东奔峡在“县北二十里。两岸孤峰绝壁,蜀江经流如马奔轶”。

  • 因忠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巩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罗渡苗族乡(罗星渡场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南部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巩州。唐天宝初改巩州置,治今四川省珙县南罗星渡。属戎州。乾元初复改为巩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