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马山

五马山

①在今河北赞皇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赞皇县:五马山在“县东十里,上有五石马,因名。岩隙出泉,甚甘美,名曰白马泉。后魏孝昌末,赵郡豪李显甫,聚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,方五、六十里居之,即五马诸山矣”。

②在今福建明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归化县:“五马山在县西三十里。五峰周遭连属,其中土地蕃衍,居民殷实。溪水绕流其下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》谓五马山“在归化县(治今明溪县)东南二十里”。

③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29延平府:五马山“在将乐县治西南。五峰森列,如驰马状”,故名。

④在今河南内黄县西。《宋史·李全传》:南宋宝庆元年(1225),彭义斌与大元兵“战于内黄之五马山”。即此。

⑤在今广西平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五马山“在城南府江南岸。突起五峰,中一峰高耸端园,与郡治相对”。

⑥在今四川蓬安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8顺庆府:五马山“在蓬州北五里。五峰高耸,势若奔马”。

⑦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5平凉府崇信县:五马山“状如五马”。故名。


古山名。(1)在今河北省鹿泉市东。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:建炎二年(1128年)二月,“武翼大夫赵邦杰聚忠义乡兵,保庆源五马山寨”,即此。(2)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。《宋史·李全传》:南宋宝庆元年(1225年),彭义斌与蒙古兵“战于内黄之五马山”,兵溃败死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惠河

    元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(1291—1292)郭守敬主持开凿,在今北京市东。源于今昌平县白浮诸泉,导使循西山山麓折南瓮山泊 (今昆明湖),东南流经大都城 (今北京城),东出入通县注入北运河。《元史·河

  • 三澎

    亦作三彭。即今广东南澳县东南大海中之南澎列岛。清乾隆《潮州府志》卷36:“彭山与南澳相对,西至云盖寺约四五十里,北去隆澳约百余里,顺风一潮可到。其山有三:曰南彭、曰中彭、曰北彭,三山列峙海中,周围各一

  • 平湖关

    明置,在今湖北罗田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“岐岭关”条下:“又平湖关,在县西北,抵黄冈县界。”

  • 涿县

    ①秦置,属广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。西汉为涿郡治。三国魏为范阳郡治。西晋为范阳国治。隋属涿郡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改名范阳县。②1913年改涿州置,属京兆尹。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。1928年直属河

  • 新塘

   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。《宋史·理宗纪》:南宋绍定四年 (1231),“赵范、赵葵等诛李全于新塘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扬州: 新塘在 “府西北十里。长广二里余。西南接上雷塘,合流入于漕河”。②即

  • 吕孟湖

    在今山东微山县境。《明会典》卷197载:“赤山湖、微山湖、吕孟湖、张庄湖四湖相连,长八十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吕孟湖“其西为赤山湖、微山湖,东为张庄河(湖),又东接峄县之韩庄湖,实一湖也,今通

  • 得胜湖

   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十里。旧名率头湖。一作缩头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3高邮军: 得胜湖 “张荣、贾虎率山东强壮号义军,由梁山泊与金人转战至于承楚,师皆舟舰。时虏监军挞辣在泰州,义军劫之,虏浸苦之。荣等亲统

  • 崎岫宫

    唐显庆三年 (658) 建,在今河南洛宁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南府永宁县: “西五里有崎岫宫。”

  • 九曲渎

   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阳渠“亦谓之九曲渎。《河南十二县境簿》云:九曲渎在河南巩县西,西至洛阳”。《晋书·赵王伦传》:司马虔自河北还洛阳,“宿九曲”。即此。即阳渠。在今河南洛阳附近。《资治

  • 流川

   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) 曾移临真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