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伊犁九城

伊犁九城

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至四十五年(1780)间在今新疆伊犁河北、塔勒奇山以南地区所建九城的合称。即惠远城(今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)、惠宁城(地名巴彦岱,今伊宁市西北巴彦岱乡)、绥定城(地名乌哈尔里克,今霍城县驻地水定镇)、广仁城(地名乌克尔博罗素克,今霍城县北芦草沟镇)、瞻德城(地名察罕乌苏、清水河,今霍城县西北清水河镇)、拱宸城(地名霍尔果斯,今霍城县西北)、熙春城(地名城盘子、哈喇布拉克,今伊宁市北十里)、塔勒奇城(今霍城县西十里塔尔吉)、宁远城(地名固尔札,今伊宁市)。其中惠远城为九城之首,驻伊犁将军、参赞大臣,史称伊犁指此。宁远城为维吾尔商民聚居处,设阿奇木伯克等官员,为九城经济繁盛之区。


清总统伊犁等处将军自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五年(1761—1780)间,在伊犁河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及伊宁、霍城两县境内先后建惠宁、惠远、绥定、广仁、瞻德、拱宸、熙春、塔勒奇、宁远九城,总称“伊犁九城”。驻有将军、参赞大臣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坑隘

   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崇义县:小坑隘“相近有隐下阨、关田隘,又东南有流决隘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 “横水隘”条下:小坑隘“在(崇义)县西南四十里。其西又有关田、流决二隘”。

  • 登牙侬

   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瓜拉丁加奴。南宋赵汝适 《诸蕃志》 卷上 “三佛齐国” 之属国中有“登牙侬”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作 “丁家庐”。《元史·外夷·马八儿等国》 作 “丁呵儿”。《郑和航海图》

  • 槠山

    在今江西丰城市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丰城县: 槠山 “在县东六十里。产槠木,有磐石可坐百人,上有徐孺子读书台”。

  • 驳马部

    在今俄罗斯安加拉河下游及叶尼塞河中下游一带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駮马》:“駮马者,或曰弊剌, 曰遏罗支, 直突厥之北, 距京师万四千里。……北极于海,虽畜马而不乘,资湩酪以食。好与结骨战, 人貌多似结骨

  • 凌霄城

    南宋宝祐三年 (1255) 为抗蒙元建,属长宁军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同心乡凌霄山上。今四十八道拐石岩上有 《宋代建城纪事石刻》。明代属戎县,为都掌族重要山城要塞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兴文县: 凌霄城,“

  • 大武郡溪

    大体相当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鹿港溪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大武郡溪“在彰化县南。《通志》:源出大武郡山,西流至鹿仔港入海”。

  • 苏家埠

    即今安徽六安市西南苏埠镇。明万历《六安州志》卷2:苏家埠在“西四十里”。

  • 寻山后千户所

    明成化中置,属成山卫。治所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寻山镇。明置,治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寻山所。属登州府。清废。

  • 思和县

    唐长庆三年 (823) 改平原县置,属思唐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思和镇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废入武郎县。古县名。唐长庆三年(823年)改平原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。属思唐州。北宋开

  • 柳河集

    即今河南宁陵县北三十二里柳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宁陵县: “县北三十里又有柳河集。旧设公馆于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