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佛光寺

佛光寺

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十五里佛光山腰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,唐大中十一年(857)重建。寺依山筑,山因寺名。隋、唐时颇为兴盛。原有一座七间三层的弥勒阁,宽七间,有三层。高约32米,是五台山著名佛寺,唐会昌五年(845)武宗禁佛时被毁。现存的大佛殿是唐大中十一年(857)重建寺庙时所建。六角形的祖师塔,则是北魏遗物。前院文殊殿为金代建筑。其余山门(即天王殿)、伽蓝殿、万善堂、香风花雨楼等, 皆明、清时重修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佛光山腰。寺因势建造,坐东向西,三面环山,惟西向低下而疏豁开朗。寺内建筑高低错落,主从有致。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,隋、唐寺况兴盛,远及日本。原有主要建筑弥勒大阁,宽7间,高约32米。唐会昌五年(845年)武宗禁止佛教,寺宇被毁;宣宗继位后复佛法,至大中十一年(857年)重建。现存六角形祖师塔,形制古朴,是北魏遗物。山腰的东大殿,雄伟壮丽,为唐代所建;前院文殊殿为金代建筑;其余山门(即天王殿)、伽蓝殿、万善堂、香风花雨楼及厢房等建筑,皆明、清重修。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,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。寺内塑像、壁画、石幢、墓塔、汉白玉雕像等所存文物是唐代佛教艺术的精华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佛光寺东大殿


猜你喜欢

  • 越城岭

    一作越城峤。又名越岭、始安岭、临源岭、全义岭。在今广西全州、资源二县间湘、粤交界处。长200公里。《水经· 漓水注》: “湘、漓之间,陆地广百余步,谓之始安峤,峤即越城峤也。” 又 《湘水注》: “越

  • 宜民县

    辽统和中置,属川州。治所在今辽宁北票市东北黑城子镇。金属兴中府。元废。古县名。辽统和中置,治今辽宁省北票市东北。属川州。元废。

  • 荆江口

    又名西江口、三江口。在今湖南岳阳市北,为洞庭湖入江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唐天成三年(928),“吴人进军荆江口,将会荆南兵攻岳州”。胡三省注: “荆江口,洞庭湖与大江会处。”又称西江口。在今湖南省岳

  • 碧江设治局

    1932年改知子罗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在今云南福贡县南八十二里知子罗。民国《云南行政纪实》: “境内有碧罗雪山及怒江,因名碧江。” 1949年底改碧江县。1935年由丽江县知子罗行政区改置,治营

  • 巩华城

    明嘉靖十九年(1540)建,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二十里沙河镇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巩华城“南北径二里,东西径二里。门四:南曰拱京,制如午门,北曰展思,东曰镇辽,西曰威漠。行宫在城之中”。又称巩华

  • 淮源县

    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慕化县置,属义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。唐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初改慕化县置,治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北。属义阳郡。唐废。

  • 句章县

    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五十里城山村。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。”李贤注引《十三州志》:“句践之地,南至句无,其后并吴,因大城句,章伯功以示子孙,故曰句章。”东汉为会稽

  • 利城

    ①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四十里。汉置利县于此。②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在今云南梁河县西十四里勐宋。③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林县“辅岩城”条下:利城,“唐置铁冶处。宋至和中废”。(1)

  • 金水县

    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避李渊讳改金渊县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同兴场。宋乾德五年 (967) 为怀安军治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废。②唐贞观六年 (632) 置,属羁縻冉州。治所在今

  • 桑梓苑

    十六国后赵邺都御苑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。《邺中记》 载: “邺城西三里桑梓苑,有宫临漳水。凡此诸宫,皆有夫人侍婢。又并有苑囿,养獐、鹿、雉、兔,(石) 虎数游宴于其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