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克山县

克山县

1915年改克山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二克山(今黑龙江省克东县)。1917年移治三站(今黑龙江省克山县)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


在黑龙江省西部。属齐齐哈尔市。面积 3322 平方千米。人口45.9万。辖6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克山镇。清属东布特哈旗讷河厅。1915年置克山设治局,同年改设克山县。属龙江道。始建时因县衙置于二克山(今克东县城),故名。《钦定盛京通志》:“蒙古语,哈勒噶图,有门之谓也。”1917年移治今克山镇,1929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7年2月属黑嫩省,同年复属黑龙江省。原为省直属,1956年属嫩江专区,1960年属齐齐哈尔市,1961年复属嫩江专区(1968年改地区),1984年又属齐齐哈尔市。地处松嫩平原北缘,小兴安岭西麓。乌裕尔河横贯境南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业主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、甜菜、土豆、亚麻等。工业有亚麻纺织、食品、农机、乳制品等。齐北铁路经此,公路交通发达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兴平府

    元太祖十年(1215)改平州置, 治所在卢龙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陡河以东、长城以南地区。中统元年(1260)改为平滦路。蒙古太祖十年(1215年)改平州置,治卢龙县(今属河北)。属奉元路

  • 八阵图

    ①又名诸葛亮八阵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1新都县:“诸葛亮八阵,在县北十九里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72新都县引李膺《益州记》云:“稚子阙北五里武侯八阵图,土城四门,中起六十四魁,八八为

  • 武德镇

    北宋置,属河内县。即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。

  • 围津

    即白马津。一名垝津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曹参“至河内,下修武,渡围津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白马有韦乡、韦城。故津亦有韦津之称。”又名垝津、白马津、白马口。古黄河津渡。在

  • 绿野亭

    在今陕西武功县 (普集镇) 西北武功镇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》: 绿野书院 “在武功县治南,旧为绿野亭。宋儒张载讲学处。明弘治中改建书院”。

  • 滔山监

    北宋熙宁九年 (1076) 置,属岷州。在今甘肃岷县西。铸铁钱。元废。

  • 旄牛夷

    西汉三国时西南少数民族之一。在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嶷传》: “汉嘉郡界旄牛夷种类四千余户……嶷厚加赏待,遣还。旄牛由是辄不为患。”

  • 黑山威福监军司

    简称黑山监军司。西夏置,为十二监军司之一。治所在黑山 (今宁夏中卫县北二十五里黑山嘴。一说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南狼山隘口; 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龙首山口)。元改置兀刺海路。

  • 浙西路

    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。即“两浙西路”。

  • 黄茅岭

    在今湖北大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孝感县: 黄茅岭 “在县北二百五十里。为县境之险阻。其相近者又有白杨岭。《险要说》: 孝感之黄茅岭与应山之高贵山、随州之栲栳山,皆与信阳三关形势联络。上接襄、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