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可失哈里。今新疆喀什市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十一年(1274),“诏安慰斡端、鸦儿看、合失合儿等城”。见“疏勒国”。
①西魏改冀州置,治所在厉城县 (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里)。隋大业初废。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安顺县 (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一带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③唐贞
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萨纳珠山 “在叶尔羌东南,萨纳珠东南,自英额齐盘至此,东西延亘,为叶尔羌南境诸山,皆由葱岭分支,东南行六百余里,接和阗南境”。
在今河南新县南。为小潢河发源处。《水经· 淮水注》: 黄水 “出黄武山,……东北入于淮”。
北宋开宝六年(973)以大昌县盐泉所置,治所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八里前河乡(门洞)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3大宁县:“与治侧永安城相对,取安宁之义也。”端拱元年(988)徙治今巫溪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
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。六年(623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芦山县西北。属雅州。六年废。
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三十五里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马占山“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”。
①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一》: 兼山 “在剑州东南一百二十里。宋学士黄裳居此,宅址遗基,俱在山下”。②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5平凉府: 兼山 “在灵台县西九十里,乃泾
明洪武中改兴州置,属北平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。永乐元年(1403)迁治良乡县(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)。后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河北省承德市西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。属北平
即今吉林敦化市东之沙河。源出哈尔巴岭,西南折而西北流入牡丹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生女直“兵势稍振,前后愿附者众。斡泯水蒲察部、泰神忒保水完颜部、统门水温迪痕部、神隐水完颜部,皆相继来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