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禅寺
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山寺。清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5:北禅寺“在北门外五里土楼山下,又名永兴寺。湟中古寺第一,即阚骃所谓西平亭,北有土楼神祠者是也”。
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山寺。清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5:北禅寺“在北门外五里土楼山下,又名永兴寺。湟中古寺第一,即阚骃所谓西平亭,北有土楼神祠者是也”。
在今江苏宝应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:长沙沟在“县东二十五里。西接运河,东入广洋湖”。
即今河南原阳县东齐街乡。明嘉靖《阳武县志》卷1《市集》:“齐亦集,去县四十里。”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2:咸丰十一年(1861)四月,“贼踞阳武之齐亦集”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罗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化州: 陵罗废县,“宋白曰: 县在陵、罗二水间,因名”。贞观九年 (635) 属辩州,北宋开宝五年 (972)
一作忽鲁谟斯。在今伊朗南部海滨、霍尔木兹海峡以北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忽里模子”。
即今湖南株洲县(渌口镇)南五十里王十万乡驻地。唐于此置花石戍。
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右翼旗。驻地在昌都庙(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淖尔苏木驻地昌图苏莫)。
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南周溪镇泗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都昌县:四望山寨在“县东南六十里鄱阳湖中。宋元时置巡简(检)砦于此,以备逋盗。今废”。
又作紫陀。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子夺”。
在今湖南溆浦县东二十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57辰州府:红旗洞“五代马希范遣兵收武陵诸蛮至此,见洞中红旗隐隐,遂屯兵于上”。
在今安徽全椒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全椒县:蔡湖 “在县南十五里。居民多引以溉田。旁有蔡城。《志》 云: 南唐筑城湖侧,蓄水以御周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