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陀营
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北陀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二》:北陀营“在昭平县东南一百三十里,北陀山前。明万历二十八年,总督戴辉筑城,设抚夷同知于此。天启初革。其两旁有镇夷左右二营。本朝设兵戍守”。
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东南北陀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筑城,于此设抚夷同知。其两旁设有镇夷左右二营。清时亦设兵戍守。
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北陀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二》:北陀营“在昭平县东南一百三十里,北陀山前。明万历二十八年,总督戴辉筑城,设抚夷同知于此。天启初革。其两旁有镇夷左右二营。本朝设兵戍守”。
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东南北陀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筑城,于此设抚夷同知。其两旁设有镇夷左右二营。清时亦设兵戍守。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沁喀庄 (今青海称多县西北通天河东北岸)。清末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。
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沙喇雅斯水 “又北流,经鄂尔果珠勒山东,山有水来汇,山之西置卡伦 (鄂尔果珠勒卡伦,东南距沙喇雅斯卡伦六十里)”。
明永乐九年 (1411) 改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置,属大田所。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。十三年 (1415) 升为散毛宣抚司。明永乐九年(1411年)改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置,治今湖北省来凤县。十三年升
在今浙江诸暨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诸暨县:斗子岩在“县南四十里。形高如斗,峻不可上,即胡德济败张士诚兵处”。
又名火山、火焰山。在今广西梧州市南隔江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苍梧县:火山“在城南隔江二里。上有光如火,其下水深无际。今亦名冲霄山”。
一名石笔堡。北宋政和五年(1115)改梅赖堡置,属长宁军。在今四川长宁县南。元废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魏武王又堨漳水, 回流东注,号天井堰。二十里中作十二墱,墱相去三百步,令互相灌注,一源分为十二流,皆悬水门。”即此。
一作汪陶县。 西汉置, 属雁门郡。 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。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雁门郡陶县, 注引孟康曰: “音汪。” 西晋永嘉后废。
即安丰镇。今江苏兴化市东北安丰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,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,亦称关中。今河北山海关以西地区,四川康定以东地区,甘肃嘉峪关以东地区旧称关内,皆与关外相对而言。地区名。(1)秦至唐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、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