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浙江临海市西白水洋镇。民国《临海县志》卷4:白水洋市“在县西五十里”。
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长池场(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赤镇)。1935年初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由四川省南江县西南部析置,治今南江县长赤镇。县以镇名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,仍并
又名濡水。即今河北顺平县南曲逆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曲逆县注引张晏曰:“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,古曰曲逆。”《水经·滱水注》:濡水“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,其水自源东径其县故城南,枉渚回湍,率多曲复,亦谓之曲
在今贵州麻江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 新牌寨 “在清平县东。《黔记》: 县南门官道十六里,至杨义、新牌等砦,其左有养古、六洞等砦”。
在今云南开远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阿迷州: 蛇花口 “在州北。为州境之险”。
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北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,讨杨应龙叛乱,“命璘为湖广总兵官。……乃先攻三囤,次及青蛇。(陈) 良玭师亦来会。令伏囤后,别以一军守板角关,防贼逸”。《清一统志·遵
①秦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)移治今榆次市东十五里。北齐移治今榆次市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榆次县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平陆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汶上县
十六国前凉都城姑臧城(今甘肃武威市城)内的宫殿。《晋书·张天锡传》 载:“天锡所居安昌门及平章殿无故而崩,旬日而国亡。”
在今福建莆田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兴化府》: 棋山,“山有五奇,一曰仙掌峰,有石高三十余丈,特立如掌; 二曰文笔峰,一名石竹峰,峰之麓为旧兴化县治; 三曰香炉峰,一名朝天马峰;四曰仙人台; 五曰出风穴
唐代石门路上的交通要站。在今云南大关县北洒渔河北岸黄葛附近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1:“石门外第三程至牛头山,山有诸葛古城,馆临水,名马安渡。”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作马鞍渡。在今云南省大关县西北。唐贞元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