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府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南宁路置,后属广西布政使司。治所在宣化县 (今广西南宁市)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西卷: 南宁府取 “粤南永宁之义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为中心,东至今横县,西北至平果,西南至上思。1913年废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曲靖路置,治宣化县(今广西南宁市)。辖境东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,西北至今平果县,西南至今上思等县地。其后北部缩小。1913年改为南宁县。此地居郁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,清末府城为广西南部重要商埠。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南宁路置,后属广西布政使司。治所在宣化县 (今广西南宁市)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西卷: 南宁府取 “粤南永宁之义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为中心,东至今横县,西北至平果,西南至上思。1913年废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曲靖路置,治宣化县(今广西南宁市)。辖境东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,西北至今平果县,西南至今上思等县地。其后北部缩小。1913年改为南宁县。此地居郁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,清末府城为广西南部重要商埠。
在今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渔阳里6号。1920年8月,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组织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团中央机关设此。旧址为一幢二上二下的老式石库门房屋,客堂楼上是团中央办公室。上海最早的工会组织机器公
在今浙江临海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台州府: 城山岭 “在府西南三里。以城跨其上而名”。
在今河北滦平县南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): 承德府滦平县有 “喇嘛洞”镇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宋州置,治所在宋城县 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柘城、夏邑经北,睢县以东,山东曹县、单县以南,安徽砀山县以北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宋州。唐天宝、至德时改宋州为
清康熙四十九年 (1710)置,属沙骂宣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北则觉乡。后废。
西汉赵国宫城建筑之一。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八里赵王城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 汉末刘秀击败王郎占领邯郸后,“时光武居邯郸宫,昼卧温明殿”。李贤注: “汉赵王如意之殿也,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。”
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兴国州:古龙关在“州西北三里。旧为屯戍处,元末多事,尝驻兵于此”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处州置,至元二十一年(1284)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丽水县(今浙江丽水市西二里。至元二十七年徙治今丽水市)。辖境当今浙江青田县以西之瓯江流域。至正十九年(1359)朱元璋改置安
在今西藏拉萨市北十里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“唐古忒(藏)谓金曰色, 其山产金,故名。”另一说色拉意为野玫瑰园或冰雹。上有色拉寺。
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亚尔乡 (雅尔湖)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 招哈和屯 “在吐鲁番城西二十里。汉交河城也。回语讹交河为招哈,北倚金岭,峰峦层叠,经城西迤而南,形势佳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