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江县
1927年析缅宁、澜沧二县地置,属云南普洱道。治所在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西二十四里营盘。民国《云南行政纪实》:“境内双江环流,因以名县。”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2年迁今县治勐勐镇。1985年改设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。
旧县名。1929年析澜沧、缅宁二县置。治今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。后迁治营盘,1952年仍迁回勐勐。1985年撤销,改设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。
1927年析缅宁、澜沧二县地置,属云南普洱道。治所在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西二十四里营盘。民国《云南行政纪实》:“境内双江环流,因以名县。”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2年迁今县治勐勐镇。1985年改设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。
旧县名。1929年析澜沧、缅宁二县置。治今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。后迁治营盘,1952年仍迁回勐勐。1985年撤销,改设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。
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7万州:羊飞山“在州西南五十里。《旧经》云:昔有人于此山学道,常养二羊, 忽一日诫童子云:‘勿放羊’。童子放之,一羊冲天而去。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万县:羊飞
即函谷关城。在今河南新安县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 保定五年 (565),“冬十月辛亥,改函谷关城为通洛防”。又 《隋书· 李穆传》: “奉诏筑通洛城。” 唐贞观元年 (627) 新安县移治于此。在今河南
①亦作北巴郡。东晋末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、南充、西充等市县地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为盘龙郡。②南朝宋元嘉十二年(435)侨置,属益州。治所
即今河南郾城县北二十六里商桥镇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绍兴十年(1140)七月,金都元帅宗弼,“以师十二万次临颍。甲寅,岳飞遣统制杨再兴、王兰、高林以三百骑击之于小商桥,杀二千余人,再兴、兰、林俱战死”
北宋置,属怀德军萧关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境。后废。
在今四川蓬安县西南利溪镇。《寰宇记》卷86相如县: “汉司马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里。《周地图记》 云: 其地有相如坪,相传相如别业在此,宅右西滨汉水,藂薄郁然。其台名相如琴台,高六尺,周四十四步。”
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江埠乡。清同治《余干县志》卷3有汪家埠市。
①指东汉首都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和西汉旧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。②唐显庆二年(657)以后,称京城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和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为两京。③北宋以东京开封府(今河南开封市)和西京
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。谷长四百余里,为关中与汉中之间交通要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爽传》:正始五年 (244),“爽乃西至长安,大发卒六七万人,从骆谷入”。《元帝纪》: 景元四年 (263),“又命镇西将
即今四川巫溪县北三十里宁厂镇二仙山上之仙人洞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1大宁监:二仙洞“在监东北十七里,盐泉之侧。峭壁上有石纹,若人相对起伏状。旁有洞,深广莫测。洞中有双松, 中有石塌。前有一池,泉流如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