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台东县

台东县

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台东厅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。


在台湾省本岛东南部,东濒太平洋,西南与屏东、高雄两县毗连,北接花莲县。东南海上有绿岛和兰屿。面积 3515.6 平方千米。人口24.2万。辖1市、2镇、13乡。县治台东市。原为高山族聚居地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置卑南厅,属福建省台湾府。卑南(亦作埤南)或卑南觅,系高山族社名音译。光绪十三年(1887年)设台东直隶州,因位台湾东部故名,驻卑南。有今台东、花莲二县地;十八年改卑南厅为县。二十一年置台东支厅,属台南县;二十三年(1897年)设台东厅。宣统元年(1909年)划北部另设花莲港厅。1945年光复后改县。地处台东纵谷平原南部,东西有海岸山脉南段和中央山脉南段耸峙。太平洋沿岸有狭长的沿海平原。卑南溪纵贯纵谷平原区。县境在北回归线南,属北热带湿润气候。经济以农业为主,多旱作。主要作物有稻、甘薯、香蕉、甘蔗,并产菠萝、柑橘、木瓜及香茅。山地森林覆盖面积达70%,林产主要有麻六甲合欢、泡桐、可可、椰子、木麻黄、相思树、桂竹和油桐。渔业较发达,有成功(新港)、大武、绿岛和伽兰等渔港。工业有木材加工、水泥、制糖、纺织、化工、电器和食品等。花东铁路穿越县境北部,并有南回铁路与之相接。9号、11号、20号及22号省道纵横境内。有台东机场与台东港。名胜古迹有海山寺、龙凤寺、鲤鱼山、兰屿、知本温泉和“卑南文化”遗址、“都兰文化”遗址和八仙洞“长滨文化”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阳亭

    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初,康尝游于洛西,暮宿华阳亭,引琴而弹。夜分,忽有客诣之,称是古人,与康共谈音律,辞致清辩,因索琴弹之,而为‘广陵散’,声调绝伦,遂以授康。”

  • 板江堡

   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怀远县: 板江堡 “在县西南。万历二年设兵戍守。又议迁县治于此。四年堡为瑶‘贼’ 所陷”。

  • 松江府

   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华亭府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在华亭县 (今上海市松江县)。《名胜志》:松江府 “取吴松江而名”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属江浙行省,泰定三

  • 大白渠

    古水名。在今河北平山、鹿泉、石家庄市一带。其下游即斯洨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蒲吾县:“大白渠首受绵曼水,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。”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斯洨水“受大白渠,大白渠首受绵蔓水。……白渠水又东谓之

  • 碧湖镇

    清置,属丽水县。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三十四里碧湖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、大溪西岸。面积83.3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碧湖,人口1万。因原名湖泊,湖水清澈,故名。1949

  • 臭水场

    亦名安兴场。即今四川安县西南秀水镇。以臭水所经为名。清嘉庆 《安县志》 卷11: 安兴场“即臭水场,城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莱公井

    在今广东雷州市。为北宋寇准任雷州司户时所饮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8雷州: 寇准 “尝游英灵村,酌井泉,称其甘冽,郡人后亦珍之,号莱公井”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 莱公井 “在海康县城外西馆内。相传宋寇

  • 涛城铺

    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南涛城镇。明嘉靖 《建平县志》 卷3: 涛城铺 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

  • 冯洛州都督府

    唐显庆中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乌鲁木齐市之间。约8世纪前废。唐显庆时置,约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与乌鲁木齐市一带。寄于北庭都护府界内,无州县户口,随地治畜牧。约公元8世纪前

  • 流河镇

    即今河北青县东北三十里流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: 流河镇在 “卫河西岸,有管主簿驻此”。在河北省青县北部,邻天津市。面积103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流河,人口6280。金名大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