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堤县
北魏正始二年(505)后改石城县置,为石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。西魏初复为石城县。
北魏正始二年(505)后改石城县置,为石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。西魏初复为石城县。
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四十里洋河入海处。清时有千总驻守。
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。原跨汴水。金、元黄河屡次夺汴、泗入淮,黄河即经此与泗水合。《明史·河渠志》 记元末贾鲁治河后黄河所经,多“出徐州小浮桥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。原跨汴水。
①一作濑乡。春秋楚地。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老子生地。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:“老子者,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。”②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阳郡随县:“厉乡,故厉国也。”师古注:“厉读曰赖。”(1
即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(即小江)南侧的高楼。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。光绪《续云南通志稿》卷99土司:大塘隘土把总“管理上楼、痴戛、官寨、痴喷、把仰等夷寨”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泠桥畔。秋瑾 (1879—1907) 字璿卿,号竞雄。浙江山阴 (今绍兴) 人。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。1907年7月在绍兴轩亭口就义。遗体由同善局葬于卧龙山麓,后由其兄秋誉章秘密迁至严家
在今河南新县东。为古淠水 (今白露河) 及垂山水 (今举水支流) 发源处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淠水出弋阳县南垂山,西北流,……又东北注淮。”又 《江水注》: “举水又西流,右合垂山之水,水北出垂山之阳
①隋置,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高平县北有长平关。《元和志》卷15泽州高平县:“长平关,在县北五十一里。”②在今广西贵港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贵县:长平关“在县城南。《志》云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安平县 (今河北安平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深州: “以州西故深城为名。” 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仍治安平县,同年移治饶阳县 (今饶阳县)。贞观十
西周封国。姬姓。文王十七子封地,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。《诗经·国风·曹》: “四国有王,郇伯劳之。” 春秋时灭于晋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“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,师退,军于郇。辛丑,狐偃及
唐置,属朔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里马邑村。调露二年(680)改名神武军。唐置,治今山西省朔州市。属朔州。调露二年(680年)改名神武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