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周公庙

周公庙

①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》: 周公庙 “在曲阜县东北三里故鲁太庙之墟。宋大中祥符时,追封周公为文宪王,重建新庙。真宗亲为之赞,立石庙中,春秋委官致祭,历代因之。本朝康熙二十三年,圣祖仁皇帝幸鲁,回銮至兖州,特命恭亲王长安、礼部尚书介山往祭,御制碑文,勒石庙庭”。

②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关外定鼎南路东侧。是为祭祀周公而兴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。周公姓姬,名旦,为周文王第四子。因其封邑在周,故名周公。文王死后,周公全力辅佐武王治理国家,攻灭商纣,建立西周王朝。武王死后,成王年幼,周公又代成王管理国家,亲自率兵东征,平定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叛乱,稳定了周朝的统治; 同时分封诸侯,制礼作乐,为建立西周王朝的典章制度,发展祖国的文化,起了重要作用。周公还继承武王遗志,与召公奭一起,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,并带领重兵常年在此镇守东方。直到他临死时,还嘱咐把他的遗体葬在成周。可见周公与洛阳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周公庙自隋末营建以来,历代香火不绝。明万历年间重修后,清代又多次重修。现为洛阳都城博物馆所在地。


(1)又称元圣庙。在山东省曲阜市旧城东北周、汉宫殿旧址上。周公姬姓,名旦,周文王第四子,武王同母弟。武王克商,多赖其力,封于鲁。因留佐武王,由长子伯禽就国。武王崩,成王尚在襁褓,周公摄政,诛武庚,杀管叔,放蔡叔,制礼作乐,天下大治。薨后谥曰元,用天子礼附葬文王之侧,鲁国建太庙奉祀。鲁灭,庙遂废。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追封为文宪王,重修周公庙。后历经增广,面积达75亩,殿庑近30间。大门名棂星门,木构,四重斗栱,四根柱顶各有琉璃烧制的天将像一尊。门内东西石坊各一座,东题“经天纬地”,西书“制礼作乐”。后有达孝门、成德门、元圣殿。元圣殿面开五间,绿瓦覆顶,彩绘梁柱。殿中神龛有周公、伯禽及金人塑像。庙内现存自宋迄清历代碑刻多块,著名的有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御制御书《文宪王赞》及清代《金人铭》碑等。(2)在陕西省岐山县城北7.5千米处。三面环山,北有凤凰山,东为凤凰堆,相传是《诗经》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冈”之地。南面是谷口,《诗经》“有卷者阿”即指此。庙始建于唐代,现存为清代晚期建筑,有姜嫄殿、周公殿、召公殿、太公殿、山门、庑廊、戏台等组成。内有唐宋以来的历代碑刻数十通,其中以唐大中二年(848年)敕赐润德泉答诏和凤翔节度使崔琪奏状、谢表刻石和韩愈、苏轼题诗为最佳。庙周有楸、柏、槐、杨等高大树木,有的相传是汉、唐所植。1986年至今,先后维修姜嫄殿、周公殿、召公殿、戏楼等建筑,并整理绿化了庙内环境。附近发掘有西周古城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疏 (疎) 勒国

    又作竭叉、沙勒、佉沙、室利讫、粟多底、可失哈里、哈失哈等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疏勒城 (今新疆喀什市)。《三国志· 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 “魏兴,西域虽不能尽至, 其大国龟兹、 于窴

  • 行台镇

    金置,属行唐县。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秦台乡。

  • ①春秋鲁邑,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南薛城南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 “居常与许。” 郑笺: “常,或作尝,在薛之旁。……六国时,齐有孟尝君食邑于薛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2: “今薛城南十里有孟尝集,或以为

  • 兜茅山寨

   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蕲州: 兜矛山寨在 “州东北十里。元末兵乱,土人立寨于此”。

  • 秀姑峦溪

    在今台湾省花莲县南。南源出台东县北大坡山,西源出秀姑峦山东坡(乐乐溪),在富里镇南汇合北流, 至花莲县南大港口入太平洋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:台东州“又有秀姑峦之溪,可资灌溉。溪水入海之处曰大港,

  • 九水坪

   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夔州府大昌县:九水坪“在县东百二十里。《志》云:其下水流环汇,因名”。

  • 盘石城

    南宋末余玠建十五城之一。在今四川云阳县附近双江镇 (磨盘砦)。民国 《云阳县志》 卷6:双江镇 “磨盘寨,一曰磐石城。四壁悬崖,近为大姓涂氏所有”。现前后寨门犹存。

  • 库穆塔格

    即白龙堆。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。

  • 段谷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: 甘露元年 (256),姜维 “渡渭东行,缘山趣上邽,艾与战于段谷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新寨山

   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太湖县: 新寨山 “在县西南十里。壁立险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