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嘎仙洞

嘎仙洞

在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(阿里河镇) 北二十里、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。洞在峭壁之上,高出平地约5米。洞口西南向,南北长90余米,东西宽约27米,高20余米。洞内西壁距洞口 15米处,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(443) 摩崖石刻。据 《魏书·乌洛侯》 载: 乌洛侯国 “世祖真君四年来朝,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,石室南北九十步,东西四十步,高七十尺,室有神灵,民多祈请。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,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”。现存铭刻文字共二百零一字,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,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千米、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。洞在峭壁之上,高出平地约5米,洞口西南向,南北长90多米,东西宽27米许,高20余米,相传为仙人洞府。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,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(443年)摩崖铭刻。据《魏书》载,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,“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,石室南北九十步,东西四十步,高七十尺”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,并“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”。现存铭刻共201字,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,证实为北魏王朝认可的拓跋鲜卑发祥地。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,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,具有重要科学价值。嘎仙洞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汴水

    ①又名汴河、汴渠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卞水,指今河南荥阳市西南索河。《后汉书》始作汴渠,移指荥阳一带从黄河分出的狼汤渠(即古鸿沟)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永平十二年(69),“遣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”。注

  • 贵霜匿国

    即何国。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何,或曰屈霜你迦,曰贵霜匿,即康居小王附墨城故地。

  • 老奇台

    一名旧奇台、平营驿。即今新疆奇台县东南九十里老奇台镇。为旧奇台县治。

  • 同蒲铁路

    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。全长约854公里。清宣统元年(1909)动工,先修太原至平遥段,1911年后时断时续。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;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

  • 王寿山

   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:王寿山“在县东北百四十里。高八百余丈,周二百里,形如殿阁,上有仙牛岭”。在广东省梅州市东北缘,粤、闽两省交界地带。为莲花山北侧支脉。相传因王姓道士在此修炼

  • 大慈山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:大慈山“在钱塘县龙山之西”。山下有虎跑泉。

  • 匹播

    西藏古地名。唐杜佑《通典·边防》:“隋开皇中,其主论赞率弄赞都牂牁西匹播城。”地在今穷结县穷结雪。隋、唐时吐蕃赞普(王)曾于此筑城建都,7世纪中叶吐蕃都逻娑(即今拉萨),匹播城仍为赞普之夏日行宫。

  • 广庆寺

    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峡山(中宿峡)。本名飞来寺,南朝梁普通年间建。宋改今名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峡山“在清远县东三十里。……广庆寺居峡山之中。有殿甚古,梁武帝时物也”。

  • 龙头寺

    元建,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畔东南曼陀山东麓。为喇嘛教寺院。

  • 宁安县

    1913年改宁安府置,属吉林省延吉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。1928年直属吉林省。1945年划归松江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市西南渤海镇为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府故址。旧县名。1913年废宁安府置,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