嘎雅河
亦作十三道噶雅河、嘎牙河、噶哈哩河。即今吉林汪清、图们等市县境之嘎呀河,为图们江支流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: 图们江“又北径丰都镇折而东,十三道噶雅河自北来注之。十三道噶雅河,即噶哈哩河也,源出珲春城北一百七十余里小图们山,直西流,北岸界宁古塔,径三岔口北萨奇库河自北来注之”。
亦作十三道噶雅河、嘎牙河、噶哈哩河。即今吉林汪清、图们等市县境之嘎呀河,为图们江支流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: 图们江“又北径丰都镇折而东,十三道噶雅河自北来注之。十三道噶雅河,即噶哈哩河也,源出珲春城北一百七十余里小图们山,直西流,北岸界宁古塔,径三岔口北萨奇库河自北来注之”。
亦作雅鸿桥。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三十里鸦鸿桥镇。清时有河主簿驻此。民国时期与窝洛沽、林南仓为县中三大镇。
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辖有“亦思马儿甘万户府,达鲁花赤一员,万户二员”。其治所在今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境。
即时水。在今山东境。《左传》: 襄公三年(前570),晋士丐适齐,齐侯与 “盟于耏外”。《水经·瓠子河注》: “时,即耏水也。音而。”古水名。即时水。《左传》襄公三年(前570年):晋士匄适齐,齐侯与
在今安徽淮南市东部或长丰县北境。《魏书·杨侃传》:南朝梁豫州刺史裴邃欲攻寿春,诱北魏修此城,“佐僚咸欲以实答之,云无修白捺意。而侃曰:白捺小城,本非形胜。邃好小黠,今集兵遣移,虚构是言,得无有别图也”
①明置,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1响水堡: “其南又有新添堡,成化中所置也。” 后废。②明置,属甘州中卫。即甘肃民乐县西北新天乡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 卷中甘肃镇边图有新添堡。③即今甘
在今吉林延吉市东城子山上。为东夏国的南京。东夏是由蒲鲜万奴在辽东建立的割据政权。南宋绍定六年 (蒙古太宗五年,公元1233年),蒙古军攻破山城,生擒蒲鲜万奴,东夏遂亡。
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永丰县: 青金山在 “县西北二十里,接上饶县界。山下地名洋口,永丰溪汇诸山谷之水流经山下,长瀑大溪汹涌弥望,适远近者皆从此发棹,盖会要之地也。山纡徐昂伏,
明嘉靖七年 (1528) 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广西马山县西南永州乡南定罗村。1912年并入那马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西南定罗。后废。
在今湖北钟祥市西,为古莫愁女故乡。《旧唐书· 音乐志二》: “ 《莫愁乐》,出于 《石城乐》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,善歌谣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84郢州: 莫愁村,“ 《古乐府》 云: 莫愁,石城人也。今
即土尔扈特南后旗。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北清沟河源一带,后迁今青海海晏县西北、祁连县东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