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陵
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。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浙江南路西城者,范蠡敦兵城也,其陵固可守,故谓之固陵。” 《三国志· 吴书 · 孙静传》: “是时 (会稽) 太守王朗拒策于固陵。” 即此。
(1)春秋越地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。相传为范蠡屯兵城,其陵固可守,故名。东晋南朝时改名西陵。(2)在今河南省太康县南。秦汉之际刘邦曾追项羽至此。
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。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浙江南路西城者,范蠡敦兵城也,其陵固可守,故谓之固陵。” 《三国志· 吴书 · 孙静传》: “是时 (会稽) 太守王朗拒策于固陵。” 即此。
(1)春秋越地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。相传为范蠡屯兵城,其陵固可守,故名。东晋南朝时改名西陵。(2)在今河南省太康县南。秦汉之际刘邦曾追项羽至此。
在今湖南南县东南二十里乌嘴乡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南洲直隶厅驻此。
秦置,属泗水郡。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北七十四里高楼乡潼郡村。西汉属临淮郡。东汉属下邳国。三国魏属下邳郡。西晋属下邳国。北魏属临潼郡。南朝梁废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北。属泗水郡。西汉属临淮郡。东
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科尔沁》: 右翼后旗 “驻恩马图坡,在喜峰口东北一千四百五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饶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竹林堡“在黄冈镇东北,福建诏安山贼由此出没。嘉靖十四年置堡于此”。
即今西藏浪卡子县北倒龙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卷3: “白地三十五里过叶赛,十五里至挞鲁。” 藏语意为飞禽之乡。自拉萨赴日喀则有二道,一由江孜;二由然巴,以此为分歧点。
亦作伊斯提克。清光绪十五年(1889)设卡。在帕米尔雅尔特拱别孜北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引《海英路程记》:“自塔墩巴什至伊斯里克卡二百九十里。”后被俄国侵占。今属塔吉克斯坦。
明洪武时置,在今广东河源市城南江滨。
在今台湾澎湖县西南风柜里。清乾隆间范咸《重修台湾府志》卷1:风柜尾澳“在厅治南二十五里,可容小艇”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开辟纪》:明天启二年(1622),荷兰船舰至澎湖,“复于风柜尾、金龟头、嵵里白沙、渔
指今内蒙古兴和县以北地区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始光二年 (425),五道攻柔然,“平阳王长孙翰等从黑漠,汝阴公长孙道生从白黑两漠间,车驾从中道……诸军至漠南,舍辎重,轻骑赍十五日粮,绝漠讨之,大檀部落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,渔翁岛东南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牛心礁屿“屿下有礁如牛心形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