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剑镇
唐置,属普安县。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3普安县:大剑镇“在县东四十八里。本姜维拒钟会垒也。在开远戍东十一里。其山峭壁千丈,下瞰绝涧,飞阁以通行旅,梁时于此置大剑戍”。
唐置,属普安县。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3普安县:大剑镇“在县东四十八里。本姜维拒钟会垒也。在开远戍东十一里。其山峭壁千丈,下瞰绝涧,飞阁以通行旅,梁时于此置大剑戍”。
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。北宋改为归城州。②北宋改归诚羁縻州置,属邕州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。后废。
旧为史村驿。即今山西襄汾县。原属汾城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在山西省曲沃县东部。镇人民政府驻辛村,人口980。面积90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因姓氏得名。1949年属曲沃县二区,1956年属营里乡。1963
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南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33 《武备志·兵事》: “哈沙图卡伦,在伦城西平原中。有干井一座,蒙人谓井乾曰 ‘哈沙图’,故以是名之。
即协嘎尔。今西藏定日县驻地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罗西噶尔城 “在日喀则城西南五百四十里”。又作协噶尔城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定日县。
明置,在今四川芦山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芦山县:八步关“在县东北五十里”。
①秦置,属陈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。西汉为汝南郡治。三国魏属汝南郡。北魏皇兴中徙治今平舆县西南。北齐废。隋大业三年(607)复置,属汝南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天授二年(691)复置, 属
唐大足元年 (701) 置,为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。治所在今贵州赤水县东。后废。唐大足元年(701年)置,治今贵州省赤水市东,属泸州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习水河中游地区。北宋后废。
春秋吴邑。即今安徽利辛县东南三十六里阚疃。《左传》: 昭公六年 (前536),“吴人败其师于房钟”。即此。
即尧山。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鲁山县:“尧山俗名大柏山。”
北周建德五年(576)置,属廓州。治所在达化县(今青海尖扎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尖扎、同仁二县境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周建德五年(576年)置,治达化县(今青海尖扎县东北康杨镇)。辖境约相当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