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同城

大同城

①隋为防御突厥所筑。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。《隋书·长孙晟传》:开皇十九年(599),“染干因晟奏雍闾作反具欲打大同城,诏发六总管分道出塞讨之”。唐曰永济栅,亦曰永清栅。《元和志》卷4:“乾元后改[大安军]为天德军。缘居人稀少,遂西南移三里,权居永清栅。……按天德旧城,在西[受降]城正东微南一百八十里,其处见有两城。今之永清栅,即隋氏大同旧城理,去本城约三里已下。”天德军城即今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阿拉奔古城,大同城在其西南三里。

②唐景云中吐蕃置,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十七年(729)三月,“瓜州都督张守珪、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


隋为防御突厥所筑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古城(唐天德军西南三里)。唐称永济栅,一作永清栅,乾元元年(758年),镇北都护府曾权居于此。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,突厥突利可汗奏言,都蓝可汗欲攻大同城,诏以汉王谅为元帅,分道出击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汀水

    又名鄞江。即今福建长汀县东汀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汀州府长汀县:鄞江“亦谓之汀水。《志》云,天下之水皆东,惟丁水独南。南,丁位也,以水合丁为文”。即“汀江”。

  • 天安殿

    北魏平城内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赐六年(409)十月,“帝崩于天安殿”。即此。

  • 龙泉坪长官司

    元置龙泉平长官司,为思州宣抚司治。治所在龙泉平长官司(今贵州凤冈县)。明改置龙泉坪长官司, 属思州宣慰司。永乐十二年(1414)改属石阡府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改置龙泉县。又作龙泉坪(《元史·地理

  • 瓦述写达

    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北。清雍正七年(1729)置瓦述写达土千户。

  • 略畔道

    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合水县(西华池镇) 北五里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合水县北。属北地郡。东汉初废。

  • 椒陂塘

    即焦陵陂。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陂集一带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汝阴县: “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,引润水溉田二百顷。永徽中,刺史柳宝积修。”

  • 仁首街

    即今江西靖安县东二十里仁首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:靖安县东有仁首。

  • 阳春县

    南朝梁置,为阳春郡治。治所即今广东阳春市。隋属高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春州治,天宝初为南陵郡治,乾元初复为春州治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属南恩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属新州,次年属肇庆府。清

  • 悦般国

    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下游一带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“悦般国,在乌孙西北,去代一万九百三十里。……真君九年,遣使朝献。并送幻人。”

  • 幽都府

    辽会同元年 (938) 升幽州置,建号南京。治所在蓟北、幽都县 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天津市海河以北,河北南拒马河、大清河以北,遵化、玉田、宁河以西,紫荆关以东,内长城以南地区。开泰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