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坡立营
在今海南省琼山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大坡立营“在府西南。防守居林、居碌、沙湾三峒黎‘贼’。《志》云,琼山县村峒凡百二十有六处”。
在今海南省琼山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大坡立营“在府西南。防守居林、居碌、沙湾三峒黎‘贼’。《志》云,琼山县村峒凡百二十有六处”。
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五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宣平县:台山“层峦叠嶂,迥出诸山。前有松溪,后有桃溪, 山界于中,二水绕而西下入松阳县境”。
在今云南腾冲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腾越州:夹象石“在州东龙川江东岸。渡江而西,即高黎共山麓也。正统三年,麓川思任发叛,都督方政及别将高远渡江而南,逼贼于上江。上江,贼重地也。深入力惫,求救于沐晟,
①商代方国。在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莱子城。 《晏子春秋》 作 “”, 《齐侯鎛钟》 作 “釐”,《郭伯》 作 “”。
在今河南正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真阳县: 南龙冈 “在县南三里。势颇高峻,拱峙如屏”。
在今山西祁县西南七里高城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 郜城 “在祁县西南七里。一名鹄城。今为高城村。相传晋大夫解狐所居”。
即今嘉陵江之上源。源出今陕西宝鸡市西南,西南流经凤县及甘肃两当、徽县,至陕西略阳县北合西汉水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两当水 “出陈仓县之大散岭,西南流入故道川,谓之故道水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发源陕西省大散关
①唐武德四年 (618) 置,治所在郧乡县 (今湖北郧县)、八年 (625) 废。②元至元十九年 (1282) 升南丰县置,直隶江西行省。治所即今江西南丰县。明洪武初仍降为县。
在今安徽安庆市东北长风乡。《寰宇记》卷125怀宁县:“长风沙在县东一百九十里。置在江界, 以防寇盗。元和四年入图经。李白《长干行》云:‘相迎不道远, 直至长风沙’。即此是也。”唐、宋长江中沙洲,为航行
即今西藏日喀则市。为后藏首府。班禅喇嘛驻此。本名日喀则,以班禅所居名札什伦布寺,故亦名札什伦布。见“日喀则城”。
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光山县: 泊陂河 “在县东南四十五里。商城县之五水关河流合焉,下流亦注于淮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