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荔县

大荔县

西晋改临晋县为大荔县,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。北魏初复名临晋县。清雍正十三年(1725)复置大荔县,为同州府治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东部、渭河北岸,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。属渭南市。面积1776平方千米。人口69.6万。辖13镇、1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春秋为芮国、大荔戎国。秦穆公二十年(前640年)灭芮;秦厉共公十六年(前461年)灭大荔戎国,筑高垒逼临晋国,故名临晋。秦置临晋县,治今县东,属内史。西汉属左冯翊。东汉建安初左冯翊治迁临晋,十八年(213年)县治迁今城关镇。三国魏改左冯翊为冯翊郡。西晋武帝改临晋县为大荔县,以大荔戎国故地得名。北魏初复名临晋县;太和十一年(487年)华阴县迁此,改名华阴县,同时于县治置华州和华山郡。孝昌二年(526年)改华阴县为武乡县、华山郡为武乡郡。西魏改华州为同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郡存州;大业三年(607年)改武乡县为冯翊县,改同州为冯翊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冯翊郡为同州。蒙古至元元年(1264年)省冯翊县,辖地由同州直辖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为同州府,并复设大荔县。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29年析朝邑东部黄河滩地于大庆关(今已陷入黄河)置平民县。194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大荔分区由合阳迁驻大荔。1950年省平民县属朝邑县,二县属渭南专区。1956年直属省。1958年废朝邑县入大荔县后成今境。1969年属渭南地区,1994年属渭南市。地处关中盆地东部。黄、洛、渭交汇于县境东南部。北洛河横贯中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为主,特产花生、黄花菜、红枣、辣椒、“同州西瓜”等。为陕西粮、棉、油重要基地。有纺织、化工、皮革、造纸、柴油机、农机、农药等工厂。侯西铁路、西禹和大华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岱祠楼、丰图义仓、沙苑文化遗址、大荔人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封建亭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南梅亭山。《清一统志· 武昌府》: 封建亭,“明太祖既降陈理,驻跸山上,得使报生皇六子,喜曰: 他日以此子王楚。及封,议王齐,宝三铸不成。因悟曰: 朕昔驻梅亭有言,其王楚乎? 一铸而

  • 望喜镇

    北宋置,属昭化县。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南五里。唐于此置望喜驿。唐元稹有 《望喜驿》 诗。

  • 佟家江

    又名同嘉江、佟佳江。亦名通吉雅吉江。即今辽宁东部、吉林南部浑江。为鸭绿江支流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7:佟家江“源出长白山南分水岭,岭有三泉, 自谷中出, 会为一,西南流受合勒们等诸河、鸭绿江自东来

  • 吴塔村

    即今江苏常熟市西南吴塔镇。明、清时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隆尧县

    1947年并隆平、尧山县置,属河北省。治所即今河北隆尧县。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749平方千米。人口48.1万。辖5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隆尧镇。1947年隆平、尧山县合并设隆尧县。1949年属

  • 跋禄羯呫婆国

    在今印度西部纳巴达河口之布罗奇附近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1: 跋禄羯呫婆国“周二千四五百里。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”。

  • 马坊桥

    即今四川璧山县西南马坊镇。清同治《璧山县志》卷1:马坊桥在“县南八十里”。

  • 古尔鼐湖

    在今内蒙古阿济纳旗东南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:“东至古尔鼐,接阿拉善旗界。”

  • 绰尔纳河

    在今俄罗斯赤塔州东乌斯季卡尔斯克东北,为石勒喀河北支流。旧为中国领土内河。17世纪40年代为沙皇俄国侵占。清康熙二十八年 (1689)中俄 《尼布楚条约》 划归俄国: “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,即鞑靼

  • 邓通城

    在今四川荥经县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7雅州:邓通城“在荣经县东三十里。文帝尝赐通严道铜山铸钱。又有饿死坑,亦通饿死之地也。李石诗曰:多少金钱满天下,不知更有邓通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