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虫江
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。为鸭绿江支流。清《满洲源流考》卷15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大虫江在辽阳路,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,东南流经废博索府(即婆速府),南流合于鸭绿江。”
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。为鸭绿江支流。清《满洲源流考》卷15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大虫江在辽阳路,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,东南流经废博索府(即婆速府),南流合于鸭绿江。”
即今山东苍山县南二十里三合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“亶丘戌”条下:“又西南有三合村,与峄县接界。东、西二泇水及鱼沟水合流于此,因名。”
亦作邛部川。唐、宋四川西南少数民族部落之一。宋代为黎州属部。住牧在今四川越西县境。《宋史·蛮夷传四》:“邛部川蛮,亦曰大路蛮,亦曰勿邓。……(开宝)四年,黎州定远兵士构叛,聚居鹿角溪, 阿伏令弟游击将
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太平县:山门港“在县西南十五里。源出温岭诸山,亦曰温岭江,俗称江下,南出山门港及楚门港入海。凡海舰西去温州、乐清,北趋台州、黄岩,率由此舣泊”。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深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7:“盖因东北芜蒌亭为名。”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仍属深州,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
在今广东翁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翁源县: 梅花隘 “在县东南百二十里,亦接河源县境”。
在今广西防城市西南,东兴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钦州: 如昔砦 “宣德二年土酋黄金广等以澌凛、罗浮、古森、葛源等四峒十九村叛”。嘉靖三十年 (1551) 设罗浮营,驻兵防守。(1)古地名。在今广西
①北周天和三年 (568) 置,为严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西昌市。五年 (570) 为西宁州治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为嶲州治。大业三年 (607) 为越嶲郡治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嶲州治。天
唐置,属永清县。即今河北霸州市。《旧五代史·世宗纪》: 五代周显德六年 (959) 四月,帝自乾宁军 “驾御龙舟,率舟师顺流而北,首尾数十里。辛丑,至益津关……以益津关为霸州”。即此。唐置,在今河北省
即今台湾省基隆市东北之海中彭佳屿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北澎湖屿“在彰化县极北鸡笼城东北大海中。《旧志》:屿低平宽广,周约二十余里,其旁多溜,舟人惮之”。
在今广东东莞市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双井湖“在东莞县东南一百里。《旧经》云,昔岗下有双女陷湖,岁月绵邈,每至晴霁,湖中有双鲤长丈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