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置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织金县北。南宋后废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织金县北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织金、纳雍二县部分地区。唐属江南道。后属黔州。宋属绍庆府。南宋后废。
唐显庆二年 (657) 析西突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。8世纪前期废。唐羁縻都督府名。显庆二年(657年)以西突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,治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。约公
即今湖北洪湖市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: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,“与周瑜、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”,即此。(1)古地名。即今湖北省洪湖市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
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中。古名离堆、离碓、湔堰、都安堰、金堤、楗尾堰、侍郎堰,宋始称都江堰。大堰为战国末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创建,历代维修,形成为古今闻名的伟大的水利工程。它分渠首枢纽工程与灌溉泄水工程,
即今广东连平县西南隆街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连平州西南有隆兴墟。
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竹山县:大树垭“《光绪舆地记》:在城东三十里,驻外委”。
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尚干镇。清乾隆十年 (1745) 置永庆巡司于此。
①即春秋时楚白邑。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西。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楚惠王召胜,“使居楚之边邑鄢,号为白公”。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白亭在豫州褒信县南四十二里,又有白公故城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50息县“息
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南百里打洛镇。元为倒龙。明为版纳景洛。清称打洛。
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二十二里孙桥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京山县西北有孙家桥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