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平山

天平山

①在今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西北,疑即罕山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临潢府:“有天平山、好水川,行宫地也,大定二十五年命名。”

②在今江苏苏州城西二十里。支硎山之南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中:天平山“巍然特出,群峰拱揖,郡之镇也”。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8:天平山“其山顶正平, 曰望湖台,上巨石圆而面湖者,曰照湖镜”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天平山“范仲淹祖墓在焉。旁即范氏义庄,后辟为园”。

③在今河南林州市西三十里。宋柳开有《游天平山记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林县:天平山“峰峦泉石,奇胜万端”。


(1)古称白云山。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境、灵岩山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天平山“府西二十里,……山顶正平。”海拔221米。花岗岩山丘,岩石形状奇特。半山两崖对立如门,形成“一线天”。笔架峰后岩石参差错落,人称“万笏朝天”。“一线天”旁泉水出注如线,味甘洌。山麓成片枫林,深秋红叶如火,称“万丈红霞”。南坡有范仲淹祖坟,俗称“范坟”。山顶有望湖台,上有一圆石,面向太湖,称照湖镜。远观太湖,水天相接,为游览胜地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。南北走向,一般海拔1300米左右。主峰蔚青岭(1804米),在龙胜县南部。地层古老,主要由变质页岩和砂岩构成。保留大片亚热带原始林。主峰东北侧有国家级花坪自然保护区。1956年在此首先发现孑遗植物银杉并命名。有几十种杜鹃品种,被誉为“杜鹃之乡”。

苏州天平山龙门(一线天)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京道

    契丹会同元年(938)置,治所在临潢府(治临潢县,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东部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一小部分及蒙古国地。金初改为上京路。天眷元年(1138)改名北京路。辽五京道之一。契丹

  • 柏林驿

    在今陕西宁强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 柏林驿 “在宁羌州治北”。

  • 苏鲁克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南苏鲁乡一带。清末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塞外贡马番族:“住牧三木冲地方苏鲁克族,距洞巴族一百余里。”

  • 陆盐池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伊州纳职县:“南六十里有陆盐池。”《元和志》卷40纳职县:陆盐池“在州南六十里。周回十余里,无鱼。水自生如海盐,月满则盐多而甘,月亏则盐少而苦”。

  • 罗㬋寺

   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。为喇嘛庙。唐时创建 (一说宋元祐中建)。明弘治五年 (1492) 重建。现存天王殿、文殊殿、大佛殿、藏经阁、配殿、禅院及各殿塑像等,齐备无损,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

  • 蛤仔难

   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。清姚莹 《东槎纪略》卷3: “葛吗兰本名蛤仔难,在淡水东北,三貂、鸡笼大山之后社番地也。……地名噶玛兰系番语,闽音不正,讹为蛤仔难。” 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福建漳州人林汉生来

  • 湖塘

    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3桂林府: 湖塘 “上下两塘相通,阔百余亩,深十余丈。冬夏不涸,灌溉甚广”。

  • 南冈集

    即今安徽巢湖市北栏杆集镇。清光绪 《庐州府志》 卷3合肥县: 东,“南冈集,与全椒交界”。又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巢县北有南冈集。

  • 大通关

   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上店村。明于此置巡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通州:大通关“在州南张家湾之长店,百货汇集处也。其相近有广利闸提举司及盐场批验所”。

  • 上龙州

    元改羁縻上隆州置,属来安路。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。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