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平堡

太平堡

①明初置,属大渡河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荣经县:太平堡“在县西北二十五里”。

②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卫“洞扫堡”条下:“太平堡在卫南九十里。”

③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)建,属阳江县。在今广东阳西县西。清雍正八年(1730)置巡司于此。

④明万历时置,属峨眉县。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。清设峨边营游击、守备于此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)设主簿,嘉庆十三年(1808)改设经历并置峨边厅。

⑤明置,属叠溪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茂县北一百六十里太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叠溪所:太平堡在“所北三十里。其附近为杨柳沟,河西强种也,万历十八年,纠合松坪、白泥、黑水三千余番,同陷新桥,十九年讨降之”。

⑥明置,属广宁后屯卫。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南太平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后屯卫:太平堡“在卫北六十里。堡南有狗河寨可按伏”。

⑦即今辽宁大石桥市西北太平庄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9海城县:太平堡在“城西南七十里。……俗呼青城子”。

⑧即今江西安远县南太平圩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“长沙营”条下:“太平营在县南太平堡。”


(1)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筑,在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于此置太平巡检司。(2)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。明崇祯末,平夷等堡陷入凉山夷,“本朝收复,于(峨眉)县城设峨边营游击,又分置太平堡守备,……为汛防要地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于太平堡设主簿。嘉庆十三年(1808年)改设经历,并置峨眉厅,移通判分驻”(《嘉庆一统志》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关河

    一名官河。在今山西偏关县中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河曲县:关河“源出朔州界,流经偏头关,西北入黄河”。

  • 细浮图寨

    西夏建,在今陕西子洲县东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绥德军: 克戎寨 “本西人细浮图砦,元丰四年收复,隶延州延川县。七年,改隶绥德城。元祐四年,给赐夏人。绍圣四年收复赐名”。西夏筑,在今陕西省子洲县东北。北

  • 义合站

    元置,在今广东东源县东北义合镇。

  • 密恭县

    唐置,隶洮州。当在今甘肃卓尼县境。高宗上元三年 (676) 为吐蕃所破,因废。后复置。北宋废。

  • 芜蒌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深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7:“盖因东北芜蒌亭为名。”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仍属深州,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

  • 长和

    古国名。唐天复二年(902)贵族郑买嗣灭南诏建,都阳苴咩城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。辖境比今云南全省大。五代唐天成三年(928)为天兴政权所代。

  • 介根

    春秋时莒邑。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(紧邻胶州市)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四年(前549),齐崔杼“伐莒,侵介根”。杜注:“介根,莒邑。今城阳黔陬县东北计基城是也。”西汉置计斤县。古邑名。又名计斤。周时莒国都,

  • 南河

    ①古称黄河自今潼关以上北南流向一段为西河,潼关以下西东流向一段为南河。《尚书·禹贡》叙荆州贡道作 “逾于洛,至于南河”,即指此。②清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磴口县以下,分为南、北两支,南支即今黄河正流,但当

  • 浦南

    即今福建漳州市北浦南镇。清有把总驻此。

  • 淯河

    亦名绣江。在今山东章丘市境。北流注入小清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章丘县: 淯河在 “县东一里。即绣江也。亦出长白山,合百脉泉及东、西二麻湾泉,西北流,汇为白云湖,北流入小清河”。